黑历史耳机有哪些_黑历史耳机为什么被吐槽

新网编辑 4 0

什么是“黑历史耳机”?

在发烧友圈子里,“黑历史耳机”并不是指颜色,而是指那些曾经**被寄予厚望却最终口碑翻车**的型号。它们可能因**过度营销、设计缺陷、品控灾难**或**价格与声音严重不符**而被钉在耻辱柱上。下面用问答形式拆解它们到底栽在哪。

黑历史耳机有哪些_黑历史耳机为什么被吐槽
(图片来源 *** ,侵删)
---

黑历史耳机有哪些?按年代盘点

2008-2012:魔声(Monster)Beats Studio之一代

  • **槽点**:低频过量轰头、塑料感外壳、售价高达299美元却用40 mm廉价单元。
  • **名场面**:录音棚里几乎没人真用,却被明星MV强行带货。
---

2013-2015:森海塞尔 Momentum On-Ear

  • **槽点**:压耳式夹头、高频毛刺、线控兼容性差。
  • **对比**:同价位HD25反而更耐听,导致Momentum On-Ear迅速被遗忘。
---

2016-2018:Apple AirPods初代

  • **槽点**:白开水调音、续航仅5小时、掉电后左右耳不同步。
  • **转折**:虽然后来靠生态逆袭,但初代在音质层面确实算黑历史。
---

2019-2021:索尼WF-1000XM3

  • **槽点**:腔体巨大、佩戴半小时就胀痛、通话麦克风糊成一片。
  • **对比**:同年代Jabra 75t佩戴舒适度直接秒杀。
---

黑历史耳机为什么被吐槽?三大核心原因

1. 声音与宣传严重不符

Beats Studio当年广告里号称“还原录音室原声”,实测**低频增益+10 dB**,中频凹陷,人声被鼓点淹没。发烧友直呼“听了个寂寞”。

---

2. 设计反人类

索尼WF-1000XM3的“马桶盖”造型让耳廓小的人痛不欲生;Momentum On-Ear的夹力高达1.2 kg,**戴十分钟就像被钳子夹住**。

---

3. 品控与售后双崩塌

AirPods初代上市三个月内,大量用户反馈**左耳突然失声**,苹果虽免费换新,但舆论已发酵;Beats Solo HD更是出现**头梁断裂集体诉讼**。

---

如何避免踩坑?选购耳机的三条铁律

铁律一:看频响曲线,别只看广告词

去rtings或crinacle查**实测频响**,低频隆起超过5 dB、高频峰超过8 kHz的型号慎入。

---

铁律二:佩戴>参数

无论降噪多强,**戴不稳=白搭**。去实体店试戴10分钟,耳压、夹头、闷热感全部实测。

黑历史耳机有哪些_黑历史耳机为什么被吐槽
(图片来源 *** ,侵删)
---

铁律三:查首批用户反馈

上市30天内的**亚马逊一星评价**、贴吧“翻车贴”最能暴露硬伤,等固件更新再入手不迟。

---

黑历史耳机后来都怎样了?

Beats:被苹果收购后调音收敛

Studio3低频削减3 dB,中频补回来了,但老用户仍不买账。

---

索尼:XM4把体积缩小20%

佩戴舒适度提升,可WF-1000XM3的骂名让XM4销量首月仅达前代60%。

---

森海:砍掉On-Ear线,专注Over-Ear

Momentum 4 Wireless直接改用56 mm单元,口碑回暖。

---

常见疑问快问快答

Q:黑历史耳机现在值得捡二手吗?

A:除非价格低于原价30%且你能接受硬伤,否则**不如加钱买新款**。Beats Solo HD二手200元可当出街道具,但别指望音质。

黑历史耳机有哪些_黑历史耳机为什么被吐槽
(图片来源 *** ,侵删)
---

Q:为什么有些耳机当时被骂,现在却成“情怀”?

A:时间滤镜+低价滤镜。初代AirPods咸鱼200元就能体验生态,**缺点被价格淡化**,但本质仍是黑历史。

---

Q:厂商为何一而再翻车?

A:**赶档期抢首发**是原罪。WF-1000XM3为抢在IFA发布,测试周期压缩30%,导致佩戴灾难。

---

写在最后

黑历史耳机像一面镜子,照出品牌**傲慢与急躁**的代价。下次再看到“革命性调音”“重新定义降噪”这类话术,不妨先搜搜它有没有前科。毕竟,钱包和耳朵都是自己的。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