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尔历史民歌大全_有哪些经典曲目

新网编辑 6 0

*** 尔历史民歌到底指什么?

它并非现代流行歌曲,而是从喀喇汗王朝到民国初年在民间口耳相传的叙事、抒情与劳动歌谣的统称。这些歌曲用突厥语族方言记录草原、绿洲、丝绸之路上的悲欢离合,旋律里既有波斯— *** 木卡姆的影子,也保留了回鹘古音的悠长。

维吾尔历史民歌大全_有哪些经典曲目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这些老歌能穿越千年?

  • 口传心授:没有乐谱,靠“阿希克”(民间歌者)在婚礼、麦西来甫、巴扎上即兴传唱。
  • 主题永恒:爱情、离别、对可汗的讽喻、对胡杨的赞颂,至今仍在南疆土炕与北疆草原共鸣。
  • 乐器加持:热瓦甫的弹拨、萨塔尔的擦弦、达甫的手鼓,让旋律在沙漠驼铃与雪岭松涛间回荡。

经典曲目按年代梳理

喀喇汗时期(10—13世纪)

《阿勒屯江》:讲述喀什噶尔公主阿勒屯江与平民铁匠的禁忌之恋,副歌“塔克拉玛干的风吹不散我的思念”成为 *** 尔语里最古老的爱情宣言。

叶尔羌汗国时期(16—17世纪)

《赛乃姆之歌》:源自宫廷舞乐,后被民间吸收,歌词用波斯语与 *** 尔语交错,描绘赛乃姆河畔的石榴花与少女的眸子。

清—民国初年(18—20世纪初)

《马车夫之歌》:记录从伊犁到迪化(乌鲁木齐)的驿路艰辛,旋律里能听到马蹄铁击碎戈壁石的铿锵。

《达坂城的姑娘》:其实原型是吐鲁番民谣《达坂城》,后经王洛宾整理,但老版本歌词更粗犷,唱的是“辫子粗又黑,眼睛像戈壁的星星”。


老歌新唱:当代如何听到原貌?

问:去新疆旅游就能听到吗?
答:不一定。景区里的“民族风情表演”常把旋律加快、节奏电子鼓化。想听原貌,可以:

维吾尔历史民歌大全_有哪些经典曲目
(图片来源 *** ,侵删)
  1. 在南疆喀什老城周五的吾斯塘博依巴扎,找白胡子老人弹热瓦甫的角落。
  2. 北疆伊犁喀赞其民俗村的婚宴,新人入场时必唱《阿勒屯江》老调。
  3. 乌鲁木齐新疆艺术研究所的档案室,存有上世纪50年代钢丝录音机录制的木卡姆与民歌母带。

歌词里的历史密码

“坎儿井的水啊,流不尽巴依的债”——这句出自《坎儿井》,暗示清代吐鲁番农民被伯克盘剥的史实。

“天山上的雪,一年比一年薄”——《雪之歌》的变体,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伊犁河谷的哈萨克与 *** 尔牧民对气候变迁的集体记忆。


如何自己整理一份“私家歌单”?

步骤:

  1. 新疆图书馆数字资源库搜索“ *** 尔民间歌曲 手抄本”,下载PDF影印件。
  2. 对照突厥语大词典(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著)查生僻词汇,比如“qargha”在古突厥语里指乌鸦,在现代 *** 尔语里已很少用。
  3. Audacity降噪处理老磁带,把达甫鼓点单独提取出来做循环,就能听到百年前的节奏。

听老歌时别忽略的3个细节

  • 微分音: *** 尔民歌常用四分之三音,钢琴弹不出,必须听萨塔尔滑指。
  • 押韵方式:不是汉语的尾韵,而是突厥语特有的“头韵+腰韵”,比如“Atlan, atlan, atqa ming”(上马,上马,跨上你的马)。
  • 即兴段落:歌者会根据现场情绪加“啊——我的黑眉毛”之类的衬词,每次长度不同。

延伸:民歌与木卡姆的关系

很多人把 *** 尔民歌和十二木卡姆混为一谈。其实:

  • 民歌:短小、自由、一人唱众人合。
  • 木卡姆:结构庞大,分“穹乃额曼”“达斯坦”“麦西来甫”三大部分,需整套乐队。
  • 木卡姆的“达斯坦”部分常吸收民歌旋律,比如《艾里甫与赛乃姆》就来自同名叙事民歌。

最后的提醒

如果你在南疆乡镇听到《解放的时代》,别以为它是老歌——那是1950年代填词的新民歌,用老调唱“拖拉机开进了麦田”。真正的历史民歌,往往藏在羊圈旁冬不拉的断弦声里,需要蹲下来,让老人点一支莫合烟,慢慢唱给你听。

维吾尔历史民歌大全_有哪些经典曲目
(图片来源 *** ,侵删)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