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县在哪里?为何被称为“关中咽喉”?
眉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部,地处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西端。它北望周原,南倚太白,自古就是**关中平原通往汉中、巴蜀的咽喉要道**。 自秦汉设县以来,眉县因“太白山在其南,渭水贯其中”而得水陆交通之便,**成为兵家必争、商贾云集的枢纽**。 ---眉县最早叫什么?建制沿革一览
- **西周**:属“郿”地,金文作“𨙸”,为周王室采邑。 - **战国秦**:置“郿邑”,《史记》载白起“攻楚取郿”。 - **西汉**:正式设“郿县”,属右扶风,县治在今常兴镇。 - **隋唐**:因“郿”字生僻,改为“眉县”,取“太白山如眉”之意。 - **明清**:属凤翔府,康熙年间县城迁今址。 - **1958年**:曾并入周至,1961年复置,沿用至今。 ---眉县有哪些历史遗迹?实地探访清单
1. 张载祠:北宋关学发源地
**位置**:城关镇东关村 **看点**: - 张载讲学处,现存明清碑刻二十余通。 - “为天地立心”四句教石刻,被誉为“关学宣言”。2. 白起祠:战国名将的纪念地
**位置**:常兴镇白家村 **看点**: - 祠内古柏相传为白起手植,树龄两千余年。 - 出土战国青铜剑、戈,佐证“郿之战”史实。3. 太白山古道:汉唐子午道支线
**路线**:从鹦鸽镇柴胡村至黄柏塬 **遗存**: - 石阶、拴马桩、清代修路碑。 - **李白《蜀道难》中“青泥何盘盘”即指此段**。4. 红河谷栈道:三国邓艾暗度阴平前哨
**看点**: - 崖壁凿孔残迹,可辨三国至明清历代修缮痕迹。 - 谷底发现蜀汉“传舍”瓦当,印证诸葛亮北伐路线。 ---眉县出土过哪些国宝?博物馆镇馆之宝
- **西周逨盘**:2003年杨家村窖藏,铭文记载单氏家族八代辅佐周王,被誉为“青铜史书”。 - **秦公镈**:春秋时期秦国乐器,铭文“眉”字首次出现,证实“郿”为秦早期都邑之一。 - **汉代鎏金铜马**:1981年出土,高62厘米,工艺媲美茂陵鎏金马,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眉县历史名人有哪些?他们改变了什么?
张载:关学宗师
**贡献**: - 创立“气本论”,提出“民胞物与”伦理观。 - **其学说影响明清实学,远播朝鲜、日本**。李达:开国上将
**生平**: - 眉县横渠镇人,1931年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 - 参与长征、抗美援朝,1955年授衔上将。 ---眉县地名藏着哪些历史密码?
- **横渠镇**:因张载横渠讲学得名,镇内“横渠四句”碑廊为网红打卡点。 - **槐芽镇**:相传唐贞观年间,尉迟恭植槐为界,槐树发芽成林,故名。 - **汤峪口**:温泉自隋代开发,唐高宗李治御题“凤泉汤”,现为太白山温泉度假区。 ---眉县非遗:历史在当代的延续
- **眉县剪纸**:宋代已盛行,以“农耕图”“二十四孝”为题材,2009年列入省级非遗。 - **威风战鼓**:源于白起操练军阵,鼓点分“破阵”“得胜”两式,每年正月十四巡游。 ---如何规划一条眉县历史深度游路线?
**一日游**: 上午:张载祠(关学)→ 白起祠(战国) 下午:太白山古道徒步(汉唐)→ 红河谷栈道(三国) **两日游**: Day1:博物馆(逨盘、秦公镈)→ 横渠镇(张载文化园) Day2:汤峪口(唐温泉)→ 杨家村窖藏遗址(西周) ---眉县历史研究有哪些未解之谜?
- **郿县治所迁移之谜**:西汉至元代县治三迁,具 *** 置尚无考古定论。 - **太白山“神兵”传说**:唐《酉阳杂俎》载“山中有金甲神助唐军”,是否与古栈道军事设施有关? - **李达将军故居争议**:横渠镇现存两处“上将旧居”,族谱与档案记载矛盾,待进一步考证。
(图片来源 *** ,侵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