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古城历史有多久_喀什历史介绍大全

新网编辑 6 0

喀什古城到底有多少年历史?

若把“喀什”当作一个地理概念,它的文明史可以上溯到两千一百余年前的疏勒国;若单说今日可见的喀什古城,现存夯土城墙与街巷格局定型于**公元十世纪的喀喇汗王朝时期**,距今已**一千一百年左右**。换言之,**古城的地基与街巷骨骼仍是宋代的模样**,只是上面的民居、 *** 寺、巴扎在后世不断翻修、叠加。

喀什古城历史有多久_喀什历史介绍大全
(图片来源 *** ,侵删)

为什么喀什被称作“丝路活化石”?

喀什位于帕米尔东麓、塔里木盆地西缘,**西去中亚五百公里,东去长安三千公里**,自古就是南北两道丝绸之路的交汇咽喉。

  • **玉石之路**:汉代于阗美玉经喀什转运中原。
  • **香料之路**:波斯、 *** 乳香、没药在此集散。
  • **佛教东渐**:公元二世纪,疏勒国已有佛寺,法显、玄奘都曾驻足。
  • ** *** 西来**:十世纪后,喀喇汗王朝定 *** 教为国教,喀什成为**中国最早系统接受 *** 文化的城市**。

因此,**一块砖、一口井、一段夯土墙都可能同时叠压着佛教、祆教、 *** 教的痕迹**,这正是“活化石”的含义。


喀什古城的街巷为何像迷宫?

走进喀什老城,你会发现**小巷忽宽忽窄、死巷连着活巷、屋顶可互通**。这种布局并非随意,而是**多重历史因素叠加**的结果:

  1. **防御需求**:喀喇汗时期为防外敌,故意不设十字大街,敌军一旦进入便迷失方向。
  2. **家族聚居**: *** 尔族习惯同宗同族围寺而居,** *** 寺为核心,街巷自然呈放射状**。
  3. **地形限制**:高台民居依山就坡,道路只能顺势蜿蜒。

所以,**“迷路”本身就是古城的历史叙事方式**。


艾提尕尔 *** 寺为何被称为“喀什心脏”?

艾提尕尔始建于**1442年**,后经历代扩建,现有礼拜殿可容纳**七千人同时礼拜**。它的地位不仅在于规模,更在于:

喀什古城历史有多久_喀什历史介绍大全
(图片来源 *** ,侵删)
  • **宗教中心**:每周五“居玛日”,数万 *** 汇聚,**诵经声回荡整个古城**。
  • **城市原点**:以 *** 寺为中心,**向外辐射出八条主巷**,形成老城骨架。
  • **文化熔炉**:寺内木柱雕刻有波斯式花纹、 *** 经文、汉式莲花纹,**三大文明符号同框**。

因此,**“不到艾提尕尔,等于没到过喀什”**。


香妃墓与乾隆的“喀什情结”

很多人以为香妃墓在伊犁,其实**真正的阿帕克霍加麻扎就在喀什市东郊五公里处**。这座始建于**1640年**的 *** 家族陵园,因**乾隆容妃(民间称香妃)**葬于此而声名大噪。

乾隆为何对喀什念念不忘?

答案藏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的史实里:1759年清军进驻喀什,**首次将帕米尔以东纳入中央直接管辖**。乾隆在承德仿建喀什艾提尕尔礼拜殿,并亲书《平定回部勒铭叶尔羌碑》,**“喀什”从此成为帝国版图的心理坐标**。


巴扎:两千年未中断的市集基因

喀什的巴扎不是简单的“市场”,而是**城市历史的压缩包**。

  • **星期天大巴扎**:形成于喀喇汗时期,**每逢周日,周边五百公里牧民、商队云集**,至今仍是新疆规模更大的活体市集。
  • **职人巴扎**:铁匠巷、铜匠巷、皮匠巷……**巷名即行业,行业即家族**,父子传承的手艺可追溯到元代。
  • **信息巴扎**:在没有报纸的年代,**巴扎就是新闻社**,中亚政局、中原价格、波斯商路消息在此交汇。

今天你在巴扎听到的** *** 尔语、乌兹别克语、汉语、甚至英语混杂的叫卖声**,正是**两千年语言层积的当代回声**。


喀什在近代如何成为“抵抗与开放的矛盾体”?

19世纪,**英俄大博弈**让喀什成为**中 *** 报站**。

  1. **英国领事馆**(1908年建):屋顶暗堡可远眺帕米尔山口,**斯坦因从这里出发掠走敦煌文书**。
  2. **俄国领事馆**(1893年建):今日喀什宾馆所在地,**十月革命后成为白俄流亡者据点**。
  3. **瑞典传教站**:在喀什建立新疆之一所现代医院,**西医与 *** 尔医首次对话**。

同一时期,**喀什人又成为反侵略先锋**:1933年“喀什战役”中,当地 *** 尔、回、汉民团联合阻击分裂武装,**用土枪对抗机枪,用古城巷道打游击**,这段历史被刻在**喀什人民公园纪念碑**上。


今日喀什: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之间自处?

2010年启动的**喀什老城改造**曾引发“拆真古董、造假古董”的质疑。

官方给出的方案是:

  • **原址加固**:对**土木结构危房**采用“一户一设计”,**保留外墙原貌,内部植入抗震钢架**。
  • **人口疏解**:将**三万居民外迁**至新城保障房,**降低老城人口密度**。
  • **非遗植入**:把**土陶、花帽、木器**作坊请回古城,**让旅游收入反哺手艺传承**。

十年过去,**古城年游客量突破千万**,但清晨的**之一缕烤馕香、之一声唤礼**依旧提醒人们:**喀什的历史从未被玻璃幕墙隔断**。


来喀什之前必须搞清的五个冷知识

  1. **“喀什”不是 *** 尔语,而是古伊朗语“玉石山”的音译**,证明**雅利安人早在三千年前已在此活动**。
  2. **古城没有北门**,因为**北面是悬崖,古代敌军无法攀爬**。
  3. **艾提尕尔广场曾是佛教寺庙遗址**,考古学家在此挖出**唐代莲花纹瓦当**。
  4. **喀什石榴的种植技术来自伊朗**,但**品种在清代与和田石榴杂交**,形成**甜度更高的“喀什甜”**。
  5. **老城地下水系沿用喀喇汗时期的坎儿井**,**今天冲洗街道仍用这套暗渠**。

从疏勒国到喀什市,从佛教石窟到 *** 经学院,从张骞的驼队到中欧班列的汽笛,**喀什把两千年压缩在十平方公里的迷宫里**。你每转一个弯,都可能踩到**汉代的铜钱、唐代的陶片、喀喇汗的砖、清代的桑皮纸**。这,就是喀什历史的厚度。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