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最新疫情通报,全市新增确诊病例12例,主城区实行临时管控措施,倡导市民非必要不出门。
8月15日,甘肃省嘉峪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最新疫情通报,8月14日0-24时,全市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主城区11例,金塔县1例,自8月13日起,嘉峪关市主城区实行临时性管控措施。
根据通报,截至8月15日12时,嘉峪关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8例,其中确诊病例135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从年龄结构看,嘉峪关市确诊病例中,30-59岁人员占65%,60岁以上人员占25%,儿童及青少年占比相对较低。
疫情风险区域最新划分
高风险区:嘉峪关市肃州区部分区域 中风险区:嘉峪关市肃州区其他区域 低风险区:嘉峪关市金塔县、瓜州县
嘉峪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高风险区原则上居家,在严格落实防护措施前提下,按照“一户一人”“错时错峰”原则,可安排专人外出采购必要的基本生活物资,中风险区落实“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管理措施。
专家解读与防控建议
嘉峪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嘉峪关市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社会面仍有零星病例,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朋友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不聚餐,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李明还表示,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呼吁符合条件的市民,特别是3-17岁未成年人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共筑免疫屏障。
社区防控措施全面升级
在嘉峪关市钢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挨家挨户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耐心解释临时管控措施。“我们理解居民朋友的不便,但防疫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必须严格落实。”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建新说。
在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正在对隔离病区进行终末消毒,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王丽介绍:“我们严格执行院感防控各项措施,所有进入医院的人员必须扫码、测温、戴口罩,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确保不漏诊、不误诊。”
物资保障与生活服务
为解决居民生活需求,嘉峪关市商务局组织超市、便利店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企业,加大货源组织和调运力度,保障市场供应,各社区设立物资接收点,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代购服务。
“我们每天都会接到居民的蔬菜、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订单,然后组织志愿者将物资送到居民家门口。”嘉峪关市雄关区建设路街道的志愿者刘洋说,“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居民们能安心居家,我们再累也值得。”
疫情下的嘉峪关速度
在接到疫情通报后,嘉峪关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仅用24小时就完成了主城区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迅速组织核酸检测队伍,对重点区域进行多轮核酸检测,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我们连夜组建了1200人的核酸检测队伍,配备了足够的采样设备和物资,确保检测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嘉峪关市卫健委主任赵卫东说,“我们已经完成了多轮检测,为精准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专家:疫情尚未结束,防控不能松懈
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杨文表示,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嘉峪关市作为重要交通节点,人员流动频繁,疫情防控面临较大压力,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
杨文建议,广大市民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不聚集、不聚餐,减少不必要的出行,要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居史。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当前,嘉峪关市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每一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都关系到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让我们继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嘉峪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温馨提醒:
- 全市居民非必要不出门,确需外出的,须持有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所有进入嘉峪关市的人员,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市内人员非必要不出嘉峪关市,确需外出的,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