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复杂多变,南京市教育局及各大高校纷纷发布最新疫情防控通知,旨在科学精准落实防控措施,保障师生健康安全,作为教育大市,南京的高校在疫情防控方面始终走在前列,本次通知更是体现了“预防为主、精准施策、师生同防”的原则,为全国高校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根据南京市教育局最新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压实校园疫情防控责任,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即学校主体责任、师生个人责任、家长监护责任以及属地政府管理责任,通知明确要求,学校要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科学精准,分类施策
南京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差异化的疫情防控方案,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要求,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省,确需出省的,须经学校批准,并提供健康证明,对于从重点地区返校的师生,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接受14天健康监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明确要求,校园实行封闭管理,非必要不进出校园,确需进出的,须严格审批,并配合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措施,高校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公共场所也将加强通风消毒,控制人流密度,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加强监测,及时响应
为确保疫情早发现、早处置,南京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师生健康监测工作,根据通知要求,高校要建立“日报告”制度,每日对师生健康状况进行摸排,做到“一人一档”,对于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的师生,学校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确保其及时就医并进行隔离观察。
南京市教育局还要求各高校加强与属地卫生健康部门的协作,建立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一旦发生疫情,学校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流调、消毒、隔离等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师生健康和教学秩序的影响。
心理关怀,人文关怀并重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师生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南京高校积极响应“战时心理”机制,设立了心理援助热线,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服务,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还组织了心理健康讲座和线上团体辅导,帮助师生缓解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
南京高校还通过发放防疫物资、提供线上教学支持等方式,切实解决师生在疫情期间的实际困难,南京农业大学为全体学生免费发放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并开通24小时线上咨询服务,确保学生在特殊时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与关怀。
家校协同,共筑防线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校协同、社会联动,南京各高校通过家长微信群、学校官网、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政策和健康提示,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共同做好孩子的健康管理和心理疏导。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高校在疫情防控中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志愿者开展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物资分发等工作,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校园疫情防控效率,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总结与展望
南京高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始终坚持以师生健康为中心,科学防控、精准施策,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疫情形势的不断变化,南京高校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完善防控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我们也呼吁广大师生员工,继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遵守防疫规定,配合学校工作,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肩,共筑安全防线,守护美好校园!
(注:本文信息截至2025年3月21日,具体防控措施请以各高校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