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通报,截至今日(2023年10月27日),昆明市现有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38例,其中呈贡区报告病例最多,达到8例,随后是盘龙区4例,西山区3例,其他区县各报告1-2例,从数据来看,疫情呈现局部聚集、多点散发的特点,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疫情现状:多点散发,局部聚集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昆明市的疫情呈现出多点散发、局部聚集的特点,呈贡区作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病例数量最多,且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盘龙区、西山区等区域也出现了确诊病例,说明病毒已经突破了最初的传播圈,进入了更广泛的传播阶段。
从时间线上看,此次疫情的潜伏期为3-7天,平均潜伏期为5天,说明病毒的传播速度较快,防控难度较大,病例的年龄分布显示,30-50岁的人群感染比例最高,这与这一年龄段人群的活动范围广、社交频率高等特点密切相关。
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动态调整
面对疫情的反复,昆明市已经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
-
区域核酸筛查:在重点区域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交通管控:对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涉及的重点区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减少人员流动,阻断病毒传播链。
-
重点场所管控:对确诊病例所在小区、工作单位、活动场所等进行封控管理,限制人员进出,降低传播风险。
-
健康监测:要求市民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备行程。
个人防护:科学防疫,从我做起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个人防护依然至关重要,以下是几点科学防疫建议: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场所,务必佩戴口罩,尤其是N95或KN95口罩,确保防护效果。
-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避免拥挤,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
勤洗手、勤消毒: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手机、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高频接触部位进行消毒,保持手部清洁。
-
合理安排饮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材,避免食用野生动物,食物充分加热,确保饮食安全。
-
保持良好心态:疫情期间,心理压力不可避免,建议通过运动、阅读、与亲友沟通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生活提示:防疫不误生活,生活不忘防疫
在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平衡生活与防疫,是每个市民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以下是几点生活建议:
-
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确需外出时做好防护,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
保障基本生活需求:提前准备好3-5天的生活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等,避免因封控导致生活不便。
-
关注官方信息:通过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官方渠道获取最新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
保持信息畅通:确保手机网络畅通,及时接收防疫通知,配合社区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未来展望:科学防控,共克时艰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疫情,昆明市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确保科学、精准、有效,广大市民也要积极配合,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切断病毒传播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坚定信心,科学应对,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昆明市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温馨提示:本文信息截至2023年10月27日,具体防控措施请以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