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报,自10月1日以来,郑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涉及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荥阳市等多个区域,郑州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封控措施持续升级,风险区域范围进一步扩大。
疫情现状:新增病例数上升,风险区域再扩大
根据郑州市卫健委10月10日发布的通报,10月9日0-24时,郑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5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这些病例主要集中在中原区、二七区、金水区、荥阳市,其中中原区和二七区成为此次疫情的重灾区。
郑州市共有高风险区域**12个中风险区域**36个,这些区域实行严格的封控措施,非必要不出门,确需出门的需持有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防控措施:全员核酸检测,交通管制全面升级
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郑州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
-
全员核酸检测:自10月8日起,郑州市启动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检测点覆盖全市所有社区、村(居)委会,24小时不间断运行。
-
交通管制:郑州市区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措施,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暂停运营,出租车、网约车仅限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市民使用。
-
商超、餐饮暂停营业:除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超市、便利店外,其他商场、影院、KTV、餐馆等场所暂停营业。
-
学校停课: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暂停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高校实行封闭管理,学生非必要不出校。
病毒特点: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
据郑州市疾控中心专家分析,此次疫情暴发的毒株为德尔塔变异株,具有隐匿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等特点,该毒株潜伏期短,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密切接触、气溶胶等方式传播。
专家提醒,市民在公共场所务必做好个人防护,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聚集,要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专家建议:科学防疫,避免恐慌
针对当前疫情形势,郑州市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
-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应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
正确洗手: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
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
避免聚集:减少不必要的聚集活动,尤其是密闭空间内的聚会。
-
及时就医: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疫情对生活的影响:市民生活秩序基本稳定
尽管疫情给市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郑州市政府迅速行动,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
-
生活物资保障:郑州市商务局组织超市、便利店等保供企业加大货源组织力度,确保米面油、肉蛋菜、奶制品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
线上购物服务: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满足市民网购需求。
-
心理援助:郑州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为市民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未来展望:坚持科学防控,争取早日战胜疫情
当前,郑州市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专家表示,只要广大市民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坚持科学防控,就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
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广大市民:
- 不恐慌、不造谣、不传谣
- 主动配合核酸检测、健康监测
- 减少不必要的流动
- 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郑州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考验着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市民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郑州市政府和广大市民正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抗击疫情,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郑州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