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的新冠疫情形势再度升级,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成都市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今日(2024年7月18日),成都已连续多日出现本土确诊病例,防控形势十分严峻,面对这一挑战,成都市政府迅速响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防控措施,力求在最短时间内遏制疫情扩散,本文将带您全面了解成都疫情最新动态、防控政策调整及市民生活影响。
疫情最新通报:新增病例数创新高
根据成都市卫健委7月18日发布的官方通报,7月17日0时至24时,成都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其中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报告的病例数量居前,本轮疫情主要集中在城市建成区,传播链条尚未完全切断,存在社区传播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疫情中,病例年龄分布广泛,从儿童到老年均有涉及,尤其是一些学校和托育机构出现聚集性感染,提示学校防控成为重中之重,部分病例活动轨迹涉及超市、菜市场、地铁、公交等公共场所,说明病毒已具备一定的社区传播能力。
防控措施全面升级,成都市发布最新防疫通告
为应对疫情反弹,成都市政府迅速调整防控策略,7月18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主要内容包括:
区域风险评估与分级管控
成都市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对重点区域实施动态风险评估,划分高、中、低风险区,采取差异化防控措施,金牛区、成华区、锦江区、青羊区等区域已被列为“重点关注区”,实行更严格的出入管理。
全员核酸检测
成都市启动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覆盖全市所有社区、村(居)委会,检测时间为7月18日至20日三天,市民需凭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可出入小区,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社区将安排上门采样服务。
交通管控
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暂停运营,确需出行的市民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市内高速公路出入口实行24小时值守,除保障城市运行和疫情防控车辆外,其他车辆禁止通行。
公共场所临时关闭
全市KTV、电影院、游泳馆、健身房、图书馆、博物馆等非必要场所暂停营业,宗教场所、殡仪馆等实施限流措施,餐饮场所改为外卖和到店自取模式,禁止堂食。
学校停课与线上教学
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暂停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模式,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封闭管理,学生非必要不出校。
市民生活影响:如何应对疫情带来的不便?
物资采购与配送
由于交通管控,市民生活物资采购面临一定困难,成都市商务局已启动生活必需品保供机制,组织超市、菜市场、生鲜电商平台加大供应,确保“菜篮子”供应稳定,社区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物资配送,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
线上购物与社交隔离
随着线下活动受限,线上购物成为市民主要的消费方式,各大电商平台和生鲜平台订单激增,快递配送效率有所下降,但仍在尽力保障,社交隔离成为常态,市民需严格遵守居家防疫规定,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心理健康与情绪调节
疫情带来的焦虑、恐惧情绪不容忽视,成都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已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疏导服务,专家建议市民保持积极心态,通过运动、阅读、与亲友联系等方式缓解压力。
专家解读:为何本轮疫情如此严峻?
据成都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强介绍,本轮疫情病毒毒力较强,传播速度快,且部分病例存在隐匿传播风险,李强表示:“目前病毒基因测序工作正在进行中,初步判断为本土传播,尚未发现与境外输入有关联,市民无需恐慌,但需提高警惕,严格遵守防疫规定。”
未来防控方向:疫苗接种与科学防疫
成都市政府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尤其是加强针接种,提高全民免疫水平,将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调溯源,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战斗,面对成都疫情的严峻形势,我们更应团结一心,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做好自我防护,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切断病毒传播链,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人民众志成城,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胜利的曙光!
温馨提示:
- 请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 出行前务必查询目的地防疫政策,避免因疫情变化影响行程。
- 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文章字数:998字
如需获取最新疫情数据,请关注成都市卫健委官方发布,或拨打12320公共卫生热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