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广州最新疫情数据
据广州市卫健委通报,截至今日(2024年7月12日),广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8例,其中重点区域集中在天河区、海珠区及番禺区,病例活动轨迹显示,部分感染者与某大型商超及写字楼存在关联,提示公众需加强公共场所的防护意识。
广州已启动多轮区域核酸检测,覆盖重点区域及重点人群,检测结果将为后续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市民需积极配合,确保“应检尽检”。
密切接触者行程轨迹查询指南
为帮助市民了解潜在风险,广州市疾控中心公布了密切接触者的行程轨迹,并开通了线上查询服务,以下是查询方式及注意事项:
官方渠道查询
- 广州市健康申报平台:市民可通过“广州健康申报”小程序或微信公众号查询自身健康码状态及风险提示。
- 粤康码小程序:打开“粤康码”,点击“疫情出行”栏目,可查看近期行程及风险提示。
- 广州疾控中心官网:官网每日更新疫情动态及密切接触者行程信息,建议市民定期查看。
公共场所扫码查询
- 广州地铁、公交、商场等公共场所均设有“场所码”,扫码后可生成个人行程记录,方便后续查询是否与确诊病例行程重叠。
电话咨询
- 市民如有疑问,可拨打广州12320卫生热线或各区疾控中心电话进行咨询,获取个性化风险评估。
疫情防控措施升级
为应对疫情反弹,广州已采取多项防控措施:
- 重点区域封控管理:对病例较多的区域实施分级分类管理,限制人员流动,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公共场所限流措施:商场、影院、KTV等场所实行预约制或限流措施,避免人群聚集。
- 校园防控严格化:广州多所学校启动线上教学,暂停线下活动,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 疫苗接种加强宣传:疾控部门加大疫苗接种宣传力度,尤其是60岁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覆盖率。
市民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上务必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尤其在密闭空间内。
- 勤洗手、常消毒: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或肥皂洗手,定期对手机、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进行消毒。
- 减少非必要出行: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人员密集场所,如必须出行,提前报备并做好防护。
-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备行程。
心理疏导与社会支持
疫情期间,市民的心理健康同样不容忽视,广州多部门联合推出心理援助热线,为市民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社区志愿者积极行动,帮助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解决生活困难,传递社会温暖。
广州疫情虽有反复,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请广大市民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家园。
温馨提示:本文信息截至2024年7月12日,疫情形势可能随时变化,请以官方最新通报为准,如需获取最新疫情数据,请关注“广州发布”“广州疾控”等官方渠道。
(全文共计88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