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返乡最新通报疫情,这些地区风险等级高,这些返乡政策要注意!

admin 社会百科 3

春节将至,不少人开始计划返乡过年,近期全国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多地出现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疫情,给春节返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国家卫健委1月17日通报,全国现有确诊病例2782例,其中本土病例2004例,涉及20个省份无症状感染者达到3970例,其中本土3601例专家分析,春节期间人员流动频繁,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返乡人员需格外注意防控措施。

春节返乡最新通报疫情,这些地区风险等级高,这些返乡政策要注意!

最新疫情通报情况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1月17日全国新增确诊病例38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8例,本土病例3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67例,其中境外输入14例,本土53例,从地域分布来看,本土病例主要集中在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山东、江苏、广东、甘肃、内蒙古等省份。

值得关注的是,河北石家庄近日报告的聚集性疫情引起广泛关注,1月15日,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排查出20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均与当地一诊所相关联,截至1月17日,石家庄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例,无症状感染者11例

黑龙江哈尔滨也报告了本土确诊病例,1月16日新增1例确诊病例,为哈尔滨市道外区一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辽宁大连1月15日报告1例确诊病例,与冷链食品加工企业有关联。

春节返乡政策调整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各地返乡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春节期间将严控大规模人员流动,引导务工人员错峰返乡,具体政策如下:

  1. 北京:继续实施域外来京人员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政策,返乡人员需持有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提前申报"京心安"健康宝。

  2. 上海:对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来沪返沪人员,一律实施14天集中隔离观察,期间进行2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3. 广东:对近14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或重点地区旅居史的来粤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观察,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

  4. 河北:石家庄市要求,所有市外来石返石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达后立即进行1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后方可自由活动。

疫情对春运的影响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1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预计达到8亿人次,比2020年同期下降60%民航局表示,将严格控制客座率,加强旅客体温监测和健康码查验。

火车票预售情况显示,2022年春运火车票已于1月10日开售,目前售票量较往年同期偏低。高速公路方面,预计春节前短途出行较多,节后长途出行将明显增加。

民航方面,多家航空公司表示,将根据客流情况动态调整运力,同时加强机上防疫措施。地铁公交等城市公共交通也将严格落实测温、验码、消毒等措施。

专家防控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春节期间人员流动是必然的,但要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他建议:

  1. 返乡前: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做好行程规划;提前备好口罩、消毒用品等防护物资;提前进行核酸检测,持有阴性证明。

  2. 返乡途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的交流;保持手卫生,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留意身体状况,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3. 返乡后:遵守当地防疫规定,配合健康监测;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聚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出现呼吸道症状及时就医。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庞星火提醒,春节期间,公众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等。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符合条件的群众应尽快接种。

疫情下的春节新过法

面对疫情,各地也在积极创新,推出线上过年云团聚等新型过年方式。多地文旅部门推出"非遗线上过大年"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等形式,让群众足不出户感受年味。

视频拜年线上团拜会成为新时尚。微信、支付宝等平台推出电子红包、云春晚等线上活动,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一些地方还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让年货直达家门口。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新业态也为群众提供便利。

疫情防护要点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庄志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春节期间,个人防护仍是重中之重,他建议:

  1.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保持至少1米社交距离,尤其是在人员密集场所。

  2. 佩戴口罩:在公共交通工具、电梯、医疗机构等密闭场所全程佩戴口罩。

  3. 勤洗手: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如无洗手条件,可用含酒精的免洗消毒剂。

  4.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5.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6. 合理饮食:均衡饮食,多吃新鲜蔬果,增强免疫力。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GDP同比增长1%,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仍在持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将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放缓。

消费市场方面,受疫情影响,餐饮、旅游、住宿等行业持续承压。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采取措施保障民生需求,稳定市场供应。

制造业领域,部分企业因疫情出现停产、减产,对供应链造成一定影响。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协调解决,保障产业链稳定。

疫情下的心理健康

北京安定医院院长张川宁表示,疫情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春节期间更要注意心理调适,他建议:

  1. 保持积极心态:正视疫情,不过度恐慌,相信科学防控。

  2.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增强抵抗力。

  3. 适度运动: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释放压力。

  4. 保持社交联系: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心情,获得支持。

  5. 寻求专业帮助:如出现持续情绪低落、焦虑不安等情况,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疫情数据解读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1年全国人口出生率继续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34‰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预测,未来几年中国人口负增长趋势将持续。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全国疫苗接种总人数已超过10亿疫苗接种率达到70%疫苗接种是控制疫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刘爱玲指出,均衡饮食对提高免疫力非常重要,春节期间,建议大家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注意营养均衡。

疫情展望与建议

国家卫生健康委宣传司司长宋树立表示,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和特效药物的研发,疫情形势有望逐步改善,但他强调,疫情防控不能松懈,要继续保持警惕。

农业农村部表示,将加强春节期间农产品供应保障,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商务部也将加大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保障市场平稳运行。

建议广大民众:

  1. 提前规划: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提前准备相关材料。

  2. 错峰出行:避开春运高峰期,减少途中风险。

  3. 做好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4. 配合检查:主动配合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防疫措施。

  5. 关注健康: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及时就医。

疫情之下,春节返乡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我们科学防控群防群控,一定能够度过一个安全、祥和的春节,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标签: 春节返乡最新通报疫情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