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增确诊病例数量持续攀升,多个区域被调整为高风险等级,疫情防控形势再度严峻,本文为您带来最新疫情动态及防控指南,助您科学应对疫情挑战。
根据天津市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今日(2024年7月18日),天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128例,其中本土病例127例,境外输入病例1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6例,其中本土85例,境外输入1例。
病例分布与风险区域更新
本轮疫情主要集中在河西区、南开区和东丽区,其中河西区新增确诊病例最多,达到58例,南开区新增42例,东丽区新增27例,西青区、津南区、和平区、河北区、红桥区也均有新增病例报告。
最新风险区域调整如下:
- 高风险区新增:河西区部分区域、南开区部分区域、东丽区部分区域
- 中风险区新增:西青区部分区域、津南区部分区域
截至目前,天津市共有15个高风险区,32个中风险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需要广大市民提高警惕,积极配合防控措施。
专家解读:病毒传播特点与防控建议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传染性更强,潜伏期更短,防控难度增大。“从目前的病例分布来看,病毒传播速度较快,存在社区传播风险,建议市民减少非必要流动,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
李明还强调:“近期气温升高,市民户外活动增多,但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建议市民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减少聚餐、聚会,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请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备行程。”
疫情防控措施升级
为应对疫情反弹,天津市已采取多项防控措施:
-
公共场所限流:全市影院、KTV、网吧、室内场馆等场所接待人数不得超过额定人数的50%。
-
公共交通调整: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采取限流措施,部分线路末班车时间提前。
-
重点区域封控:高风险区域实行严格封控管理,人员非必要不出门。
-
核酸检测频次调整:中高风险区域居民按照规定的频次进行核酸检测,其他区域居民建议进行常态化核酸检测。
-
校园防控加强:全市大中小学调整为线上教学,高校实行封闭管理。
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在当前疫情形势下,做好个人防护尤为重要:
-
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必须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
-
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
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卫生健康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和防控指南。
-
配合防疫措施:主动配合测温、验码、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
疫情动态追踪
据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7月17日0-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7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5例,自7月11日以来,天津已连续8天报告新增确诊病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的特点,随着暑期到来,人员流动增加,疫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建议市民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出行的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
面对疫情反弹,我们更应保持警惕,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科学防疫,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疫情挑战!
【本文信息来源: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