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灵川县紧急启动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疾控专家提醒:非必要不离县,做好个人防护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
昨日晚间,桂林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最新通报,7月18日0-24时,灵川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例,这是本轮疫情灵川县报告的单日最大增量,也标志着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
01 流行病学调查:病毒溯源与传播链追踪
据桂林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强介绍,本次疫情首发病例可追溯至7月10日发现的一名境外输入关联病例,该病例返桂后未严格执行隔离政策,导致病毒在灵川县传播链持续延长。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首例感染者活动轨迹涉及灵川县多个乡镇和城区,曾多次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农贸市场、餐馆和超市等,其密切接触者中,有部分为某企业员工,该企业员工聚集性感染成为疫情暴发的重要节点。
截至目前,共判定密接者158人、次密接者42人,均已纳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连续三天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02 防控措施升级:全员核酸检测与交通管控
面对疫情快速上升的态势,灵川县于7月19日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本轮检测采取网格化管理,组织志愿者1200余人参与样本采集工作。
为阻断疫情扩散,灵川县已实施以下管控措施:
-
县域内非必要车辆禁止上路,确需出行需凭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县际客运班线、旅游包车等暂停运营
-
所有餐饮场所、KTV、电影院等非必要场所暂停营业
据灵川县交通管理局统计,24小时内已有超2000名滞留司乘人员通过绿色通道返回目的地。
03 医疗救治能力:定点医院扩容与资源调配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灵川院区作为本轮疫情定点救治医院,已启动IV级应急响应,医院开放感染科病床20张,通过改造负压病房,临时增加隔离治疗床位至80张。
"我们组建了120急救专班,24小时备勤,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桂林市120急救中心主任王海波表示,目前全市共有150辆救护车处于待命状态,其中灵川县配备50辆。
医疗物资储备方面,灵川县卫健委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防疫物资供应充足,截至目前,全县医疗物资库存可满足30天需求,其中口罩储备量达1000万只,消毒液储备量为50吨。
04 疾控专家解读:病毒特性与防控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张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轮疫情毒株为Delta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但对疫苗仍有一定敏感性。"
张明分析道:"从现有数据看,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者感染风险显著低于未接种者,即便感染也多表现为无症状或轻型病例。"
针对普通市民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张明提出以下建议: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在公共场所和密闭空间
-
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
执行"一米线"制度,减少人群聚集
-
保持良好通风,定期消毒常接触物品
05 疫情影响评估:经济与社会层面的挑战
疫情管控措施对灵川县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据灵川县商务局统计,7月18日全县餐饮业营业额较前一日下降68%,住宿业下降72%。
"我们已启动线上保供机制,组织本地超市、电商平台加大生活必需品供应。"灵川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明说,目前全县蔬菜日供应量达150吨,肉蛋奶等重要民生商品供应稳定。
教育领域也受到显著影响,灵川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已转为线上教学,涉及学生约12万人,教育部门组织线上教学资源,确保"停课不停学"。
06 后续防控方向:疫苗接种与科学精准施策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灵川县防控策略也在动态调整,据灵川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自7月20日起,将加快疫苗接种进度,重点对18岁以上人群开展加强免疫接种。
"疫苗接种是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的关键。"桂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陈刚表示,将采取"敲门行动",组织社区医务人员逐户宣传疫苗接种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群众应接尽接。
在科学精准防控方面,灵川县已建立疫情风险评估机制,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管控区域和措施,已完成对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风险等级评估。
疫情防控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阻击战,灵川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广大居民:"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保护好自己,就是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疾控专家表示,随着疫苗接种率提高和防控措施落实,疫情高峰有望在短期内得到控制,让我们保持信心,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灵川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