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疫情最新通报:新增病例数上升,防控措施全面升级
据大连市卫健委通报,截至7月18日24时,大连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8例,无症状感染者56例,本轮疫情始于7月12日,病毒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目前已波及大连市多个区县,包括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及高新区。
大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最新通告中明确表示,将采取更加严格的防控措施,坚决遏制疫情扩散,通告要求:
- 全市区域核酸检测:自7月19日起,大连市将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人。
- 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对疫情高风险区域实施封控管理,限制人员流动。
- 强化社会面管控:除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的超市、药店外,其他非必要商业场所暂停营业。
- 严格交通管控:市内公共交通暂停运营,出租车、网约车仅限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人员乘坐。
防疫措施详解:如何应对新一轮防控要求?
核酸检测:全员覆盖,快速筛查
大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所有市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核酸检测,首轮核酸检测时间为7月19日8:00至20日8:00,市民可通过社区组织的检测点进行采样,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社区将安排上门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核酸检测结果将与出行、复工等权限挂钩,未完成核酸检测的市民将被限制出入公共场所,确需外出的应提前报备并获得批准。
封控管理:高风险区域严格管控
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大连市将部分区域划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地区,高风险区域实行“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政策,中风险区域实行“足不出区、错峰取物”政策。
封控期间,居民生活物资由社区统一组织配送,严禁居民下楼采购,封控区域的解除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市民需密切关注官方通告。
商业场所与交通管控:减少人员流动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大连市采取了以下措施:
- 所有餐馆、酒吧、KTV、电影院等室内公共场所暂停营业。
- 商超、便利店等生活必需品销售场所实行限量购物,每人每次限购2件商品。
- 市内公交车、地铁暂停运营,出租车、网约车需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运营。
这些措施虽然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但有效切断了病毒传播链,为疫情后期控制争取了时间。
市民如何应对?防疫建议与生活指南
面对不断升级的防疫措施,市民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做好自身防护,以下是几点实用建议:
- 遵守防疫规定:严格遵守所在社区的防疫要求,不聚集、不流动,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 做好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
- 储备应急物资:提前准备好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用品,以及必要的生活物资。
- 关注官方信息:通过“大连发布”“大连新闻传媒集团”等官方渠道获取最新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 心理调适:在疫情防控期间,保持积极心态,可通过阅读、运动、与亲友联系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专家解读:本轮疫情特点与防控形势
大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轮疫情病毒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且多数病例为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这增加了早期发现和防控的难度。
“目前大连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但通过多轮核酸检测和严格管控,我们有信心控制住疫情。”王强说,“市民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做好自我防护,保护自己和他人。”
未来展望:大连能否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随着多轮核酸检测的推进和封控措施的落实,大连市疫情形势正在逐步改善,根据专家预测,若市民配合度高、执行力度强,预计在未来一周内可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
专家也提醒,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切不可掉以轻心,解封不等于解防,市民仍需保持警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大连疫情形势依然复杂,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广大市民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做好自身防护,共克时艰,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大连一定能够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请大家互相转告,共克时艰,早日战胜疫情!
声明:本文信息截至2023年7月19日,后续如有变化,请以大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