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 疫情形势严峻,封控措施全面升级
- 病例分布情况:重点区域感染风险较高
- 病毒溯源进展:奥密克戎变异株仍占主导
- 防疫生活指南:如何在封控期间做好自我防护?
-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如何参与社区防疫?
- 专家提醒:疫苗接种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
据崇明区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今日(2023年4月18日),崇明区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较昨日数据有所上升,本轮疫情自3月上旬以来,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6例,无症状感染者389例,面对疫情反弹,崇明区已全面升级防控措施,实行区域封控管理,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形势严峻,封控措施全面升级
崇明区作为上海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疫情反弹与上海市整体疫情形势密切相关,据崇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消息,为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防止疫情扩散,崇明区已对全区实施更为严格的封控措施。
封控区域内实行“足不出户,严禁聚集”的管理规定,所有居民原则上居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出门,封控期间,生活必需品由社区统一组织配送,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全区医疗机构、商超市场、交通站点等重点场所均已启动应急管控机制,全力保障防疫物资供应和市民生活需求。
病例分布情况:重点区域感染风险较高
根据最新通报,崇明区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城桥街道、新海镇和庙行乡等重点区域,城桥街道新增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新海镇新增确诊病例4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庙行乡新增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
从年龄结构来看,新增病例中,30-50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65%,其次是60岁以上人群,占比25%,这表明中老年群体仍是此次疫情的主要影响人群,也反映出部分中老年人群的疫苗接种率有待提高。
病毒溯源进展:奥密克戎变异株仍占主导
经上海市疾控中心基因测序分析,崇明区新增病例均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与上海市其他区域疫情呈高度同源性,专家分析认为,此次疫情反弹主要与人员流动、聚集性活动以及重点人群筛查不及时等因素有关。
崇明区已启动多轮全员核酸检测,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社会面清零,对所有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进行全面排查,阻断传播链条。
防疫生活指南:如何在封控期间做好自我防护?
面对疫情封控,居民如何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做好自我防护?以下是几点实用建议:
-
保持良好心态:封控期间,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阅读、听音乐、与家人聊天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
科学做好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不必要的接触。
-
合理安排生活:提前准备好一周的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饮用水、药品等,减少外出需求。
-
配合防疫工作:积极配合社区防疫人员工作,如实提供个人信息,不隐瞒、不谎报。
-
关注官方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防疫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如何参与社区防疫?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每一位市民都是防疫工作的重要力量,崇明区呼吁广大居民:
-
积极参与核酸检测:按时参加所在社区组织的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
配合流调工作:如接到流调电话,请积极配合,如实提供相关信息。
-
减少非必要流动:非必要不出门,确需外出的,要严格遵守防疫规定。
-
做好家庭防护:家庭成员之间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共筑健康防线。
-
关爱特殊群体:主动关心帮助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共同营造和谐社区。
专家提醒:疫苗接种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凡表示,尽管崇明区疫情形势严峻,但通过科学防控和全民参与,仍能有效控制疫情,专家特别强调,疫苗接种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措施,呼吁尚未接种疫苗的市民尽快完成接种,已完成基础免疫的市民尽快接种加强针。
专家建议,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注意咳嗽礼仪,增强自身免疫力。
崇明区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工作不容松懈,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每一位市民都要自觉履行防疫责任,积极配合防疫措施,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家园。
【本文数据来源:崇明区卫健委2023年4月18日疫情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