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亳州疫情再升级,封控措施全面启动,市民生活秩序如何保障?最新疫情通报显示,风险区域再扩大,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安徽省亳州市近期报告的本土疫情引发广泛关注,据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通报,自8月14日起,该市已有1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大部分为轻型病例,但传播速度较快,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24时,亳州市现有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这些病例均与太和县发生的聚集性疫情有关联,传播链尚未完全阻断,亳州市区已有5个高风险区域和18个中风险区域被划定,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
01 疫情最新通报
据亳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8月17日发布的信息,自8月14日以来,该市已有15例确诊病例,其中大部分为轻型病例,但传播速度较快,这些病例主要集中在市区和涡阳县,传播链尚未完全阻断。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8月16日24时,亳州市现有确诊病例15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这些病例均与太和县发生的聚集性疫情有关联,基因测序显示为德尔塔变异株。
亳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8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已有15人完成隔离观察,但社区传播风险依然存在,全市已设置集中隔离点12个,可容纳隔离人员2400人。
02 风险区域划定
根据疫情发展态势,亳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8月16日将风险区域进行了调整,亳州市区共有5个高风险区域和18个中风险区域被划定,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
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区的魏岗、药都路街道、华佗镇等地区,中风险区域则包括城西镇、赵桥乡等部分乡镇,涡阳县和蒙城县也根据实际情况划定了相应的风险区域。
风险区域的管控措施包括:足不出户,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和生活物资保障,所有高风险区域实行24小时值守,严禁人员进出,中风险区域实行"足不出区,区域封闭"的管理措施。
03 防控措施升级
面对疫情扩散风险,亳州市已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市政府8月15日晚连夜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部署防控工作。
在医疗救治方面,亳州市已开放3家定点医院收治患者,其中亳州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市立医院各负其责,全市共有1200余名医护人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在核酸检测方面,自8月16日起,亳州市对所有风险区域居民应检尽检,同时对广大市民"愿检尽检",全市共设置137个采样点,每天检测能力达到50万人份。
04 专家防控建议
亳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强在8月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德尔塔变异株具有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等特点,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
李强建议:广大群众要坚持科学防疫,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减少聚集,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专家还提醒:近期非必要不离亳,确需离亳的,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须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报备。
05 生活保障措施
在疫情封控期间,亳州市建立了生活物资保供机制,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市商务局8月16日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日报制度,密切跟踪市场供应情况。
亳州市已确定200多家保供企业,包括超市、菜市场和生鲜配送企业,确保米面油、肉蛋奶、蔬菜水果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总体稳定,与疫情前相比无明显波动。
对于封控区域的居民,亳州市安排专门的配送车辆和人员,实行"点对点"服务,确保生活物资及时送达,开通线上订购物资渠道,减少居民外出购物需求。
06 后续关注点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病毒溯源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亳州市已派出疾控专家团队前往疫情发生地开展流调溯源工作,目前已完成首批病例的基因测序。
下一步,亳州市将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接种服务,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管理。
亳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确保各项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呼吁广大群众理解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亳州人民正在与医护人员、疾控人员一起,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健康与安宁。战胜疫情,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