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请广大群众切勿恐慌,立即行动配合防疫,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
据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一场例行发布会通报,8月31日0—24时,重庆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例。
这3例确诊病例轨迹涉及巴南区多个场所,引发广泛关注,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密切接触者追踪等处置工作已全面展开。
01 疫情最新通报
据重庆市卫健委通报,8月31日新增的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均与此前的渝万高速跨江大桥疫情相关联。
这3例新增确诊病例中,2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1例为渝万高速跨江大桥疫情防控检查点工作人员,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则为一名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有重叠的人员。
截至目前,重庆市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例,均在巴南区,所有病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和健康监测,情况稳定。
02 确诊者活动轨迹详述
让我们一起来看这3名确诊病例的详细活动轨迹:
病例1: 在8月27日的通报中,有一名确诊病例曾在某餐馆用餐,经核查,该餐馆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据该餐馆工作人员透露,8月27日下午,该确诊病例曾在此用餐,点餐时间约为12:30-13:00。
病例2: 经流行病学调查,另一名确诊病例曾在8月28日上午前往巴南区某公司上班,据该公司保安回忆,该员工8月28日8:00左右正常到公司打卡上班,未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
病例3: 第三名确诊病例与病例2同行,有在同一单位工作,据同事反映,该员工8月28日出现轻微咳嗽症状,但未请假,仍正常上班,8月29日,该员工出现发热症状,自行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03 防控措施全面升级
面对疫情反弹,巴南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
区域管控: 南泉街道、鱼洞街道等重点区域实行临时管控措施,部分道路临时封闭。
-
核酸检测: 组织多轮区域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8月31日,巴南区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超过50万人次。
-
交通管制: 临时关闭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采取限流措施。
-
场所关停: 娱乐场所、餐饮单位、商场超市等非必要场所暂停营业,宗教场所暂停开放。
04 风险评估与防控建议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专家认为:
-
风险等级: 巴南区已划定高风险地区和中风险地区,实行相应管控措施。
-
传播途径: 主要为密切接触者传播,也有一定社区传播风险。
-
防控重点: 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管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公众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疾控专家建议:
-
减少聚集: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减少聚餐、聚会。
-
个人防护: 坚持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
-
配合检测: 主动配合开展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
-
关注动态: 密切关注疫情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出行计划。
05 专家分析与未来预测
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祥友表示,本次疫情与渝万高速跨江大桥疫情相关联,传播链相对清晰,存在一定的社区传播风险。
从病毒基因测序结果来看,毒株与前期本土疫情毒株同源性较高,为同一传播链,目前没有发现新的变异毒株。
专家预测,随着重点人群排查和区域核酸检测的深入,新增病例数将逐步下降,但也不排除在个别区域出现零星病例的可能。
06 疫情防控温馨提示
广大市民朋友: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请您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常态化防控措施不放松。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请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14天活动轨迹及接触史。
共筑免疫屏障,尚未接种疫苗的市民,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在人员密集场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
配合防疫工作,主动配合测温、扫码、限流等防疫措施,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疫情防控秩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前,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请广大群众切勿恐慌,立即行动,配合防疫,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如果您近期曾去过巴南区南泉街道、鱼洞街道等重点区域,或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有重叠,请立即向社区报备,配合做好相关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