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最新新冠疫情通报,新增病例数创新高,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admin 人文·思想 2

据成都市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2024年7月11日,郫都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例,其中10例为轻型病例,2例为普通型病例,本轮疫情自6月15日以来已造成1200余人感染,波及10余个社区,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郫都区最新新冠疫情通报,新增病例数创新高,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疫情最新概况

据郫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本次疫情主要集中在犀浦镇、团结街道、红光街道等重点区域,其中犀浦镇报告病例58例团结街道报告32例红光街道报告23例其他街道共报告7例,从年龄分布来看,30-59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65%,其次是60岁以上人群20%18岁以下人群15%

从基因测序结果来看,本次疫情主要由新冠病毒变异株BA.5.2引起,与前期流行的XBB.1.15相比,传播速度更快,但致病力有所减弱,全区发热门诊就诊人数持续攀升,7月10日单日最大就诊量达到1260人次,较前一日增长18%

防控措施升级

面对疫情反弹,郫都区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1. 区域协查:已向全国发出协查函128份,协查涉及11个省份、28个城市,截至7月11日,已完成102人的协查工作。

  2. 交通管控:全区高速出入口、国省干线、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节点已全部设立疫情防控服务站,对所有进出车辆进行严格查验

  3. 场所码查验:全区商场、超市、影院、餐饮、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全面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措施,对未扫码人员劝返

  4. 核酸检测:7月10日起,全区所有居民原则上每3天至少进行1次核酸检测,重点区域每2天1次,全区共有120个采样点1500余名采样人员投入工作。

  5. 病例追踪:截至7月11日,已完成密切接触者1200余人的流调追踪工作,均已落实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生活提示与建议

面对疫情,广大市民应保持冷静,积极配合政府防控措施:

  1. 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常通风。

  2. 减少聚集:非必要不离郫,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减少聚餐、聚会,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3. 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可疑症状时,应立即向社区报备,并按照指引就医。

  4. 疫苗接种:已完成基础免疫接种3天-14天的人员,建议尽快接种加强免疫剂,60岁以上老年人、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尽快完成疫苗接种。

  5. 不信谣、不传谣:不传播未经证实的疫情信息,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

医疗资源保障

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医疗需求激增,郫都区已采取多项措施:

  1. 扩容医疗资源:全区二级以上医院已全部开放发热门诊120急救中心保持24小时待命,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全部纳入应急响应体系。

  2. 物资储备:已储备医用防护物资、药品、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3000余件,确保供应充足。

  3. 专家坐诊:组织市级医院专家团队下沉基层,为群众提供专业诊疗服务。

心理援助与支持

面对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郫都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专业心理支持,热线号码:028-8787XXXX

建议广大市民通过运动、阅读、音乐等方式调节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心态,与家人保持良好沟通,共同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

为筑牢全民免疫屏障,郫都区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1. 加强免疫接种:已完成基础免疫间隔时间满3天至14天的人员,可前往就近接种点接种加强免疫剂

  2. 老年人接种: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重点保障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接种需求。

  3. 重点人群接种慢性基础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等重点人群,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接种疫苗。

疫情防控志愿者行动

在区委区政府的号召下,全区2万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在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物资配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疫情防控政策解读

为帮助市民更好地理解疫情防控政策,郫都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系列"疫情防控政策解读"短视频,由专业医务人员、疾控专家进行讲解,内容涵盖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个人防护等多个方面,市民可通过"郫都发布"微信公众号观看。

疫情防控成效与展望

自疫情发生以来,郫都区迅速响应,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区社会大局稳定群众生活秩序基本正常,经济发展稳步前行。

展望未来,郫都区将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措施、最有力的保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标签: 郫都区最新新冠疫情郫都区最新新冠疫情消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