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哈尔滨市卫健委最新通报,哈尔滨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呈现多点散发、局部暴发态势,病例数量持续攀升,截至10月25日24时,哈尔滨市现有确诊病例128例,无症状感染者83例,其中香坊区报告病例最多,南岗区次之,道里区和道外区也有新增病例报告。
哈尔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在10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最新疫情溯源信息,据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毅介绍,通过对现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基因测序分析,发现本次疫情源头与之前流行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不同,可能为新型变异毒株,传播力更强,潜伏期更短。
病例分布呈现聚集性特征
从病例分布来看,哈尔滨市本次疫情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特征,据哈尔滨市卫健委通报,本次疫情主要集中在香坊区的工业大学周边区域,随后扩散至南岗区、道里区和道外区,病例之间存在密切的时空关联性,多与聚餐、聚会、密闭场所活动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疫情中,学生群体成为感染高发人群,哈尔滨市多所高校出现确诊病例,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报告的确诊病例数量最多,这与近期高校学生频繁聚集、社交活动增多有关。
专家解读:警惕新型变异毒株
哈尔滨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对现有病例的基因测序分析,发现本次疫情源头可能为新型变异毒株,其传播力较之前流行的变异株提高了约30%,潜伏期缩短至3-5天,而之前流行的变异株潜伏期通常为7-14天。
李毅还表示,该新型变异毒株对现有新冠疫苗的免疫效果影响较小,接种疫苗仍能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但值得注意的是,该毒株对公众的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普通防护措施可能无法完全阻断传播。
防控措施升级:多部门联合行动
面对疫情形势的快速变化,哈尔滨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多部门联合行动,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
区域核酸检测:哈尔滨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
交通管控:哈尔滨市对确诊病例所在区域实施交通管制,限制人员流动,减少疫情扩散风险。
-
场所关停:哈尔滨市要求棋牌室、KTV、影院、网吧、培训机构等非必要场所暂时关闭,餐馆暂停堂食,实行外卖配送。
-
健康监测:要求全市居民非必要不出哈,确需出行需持有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疫苗接种: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加强针接种,构建群体免疫屏障。
专家建议:个人防护不能松懈
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院长张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疫苗接种覆盖率较高,但不能放松个人防护,他建议市民: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
-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
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换气。
-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治疗。
疫情形势分析:短期仍将高位运行
根据哈尔滨市疾控中心的预测,未来一周哈尔滨市疫情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存在进一步扩散的风险,张强表示,预计本次疫情将持续2-3周,期间可能会出现零星散发病例。
他同时提醒,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期,除了新冠肺炎,还要防范流感、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建议市民在做好新冠肺炎防控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社会影响:经济与民生双重压力
哈尔滨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城市,此次疫情对当地经济和民生造成了较大影响,据哈尔滨市商务局统计,近期哈尔滨市蔬菜、肉类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市场秩序良好。
但旅游、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受到较大冲击,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哈尔滨市已出台多项帮扶政策,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
线上教育、远程办公需求激增,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这也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哈尔滨市此次疫情源头的确认,为精准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面对疫情,我们既要保持警惕,科学应对,也要保持信心,积极作为,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战胜疫情,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让我们携手同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