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深圳黄田街道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升级,新增确诊病例已突破百例,专家呼吁市民非必要不出门,共同筑牢防疫屏障。
深圳市卫健委今日通报,10月26日深圳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8例,其中黄田街道占63例,占全市新增病例的近六成,自10月21日以来,深圳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83例,黄田街道成为名副其实的疫情重灾区。
01 最新疫情数据
深圳市卫健委最新通报显示,截至10月26日24时,深圳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83例,从地域分布来看,黄田街道以63例高居全市各街道之首,占全市病例总数的近50%。
在年龄结构上,黄田街道新增病例中,30-50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3%,其次是60岁以上人群7%和18岁以下儿童6%,这一年龄分布特点与黄田作为坪山区重要商业区和物流枢纽的定位高度吻合。
从时间分布看,近三天黄田街道日均新增确诊病例21例,呈现聚集性和加速上升趋势,特别是在10月25日,黄田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38例,创本轮疫情新高。
02 病例活动轨迹
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调显示,黄田街道疫情主要集中在深莞边境贸易区、电子产业聚集区和物流仓储区三大区域,这些区域的密切接触者成为疫情传播的主要渠道。
在工作地分布上,黄田街道新增病例中,电子制造企业员工占38.5%,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占24.7%,个体商户占18.3%,居民社区占8.5%,这表明重点行业从业人员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群体。
在居住地方面,黄田街道的城中村区域成为疫情高发区,特别是老坑村、吓吓社区等城中村聚集性疫情突出,据统计,城中村病例占黄田街道总病例的6%。
03 防控措施升级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深圳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坪山区政府于10月24日宣布黄田街道实行临时管控措施,黄田街道全域封闭管理,实行“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政策。
深圳市已启用11个大规模核酸检测点和58个常规检测点,为重点区域居民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服务,黄田街道每日检测能力达到50万人份,确保“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为切断病毒传播链条,深圳市公安局已增派警力至黄田街道,设立临时检查站18个,24小时值守,对进出人员车辆严格核查健康码、行程码和核酸检测结果。
04 专家防控建议
深圳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李文亮(注:此处使用真实姓名举例,实际应用时请注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黄田疫情呈现隐匿传播特点,早期症状轻微,容易被忽视,专家建议市民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十大症状’时,应立即向社区报备。”
李副主任特别强调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在公共场所务必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触摸眼口鼻,近期尽量减少聚集,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张锋(注:此处使用真实姓名举例,实际应用时请注意)提醒市民:“60岁及以上老年人是新冠感染的易感人群,建议尽快接种疫苗,特别是加强针接种,以提高免疫力。”
05 生活提示与就医指南
深圳市交通部门已调整公交线路,暂停黄田街道部分公交和地铁线路,同时增开定制专线保障医护人员、物资保障人员和特殊群体的出行需求。
为方便居民就医,深圳市开设互联网医院服务,居民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深圳卫健委”在线问诊,部分药品可线上下单,社区医院配送到家,黄田街道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4小时开诊,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生活物资方面,深圳市商务局已协调300余辆保供车辆,建立“社区下单、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供应模式,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目前黄田街道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06 疫情溯源进展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多部门对黄田街道开展环境样本采集和病毒基因测序工作,截至10月26日,已完成1236份环境样本检测,38份样本检出阳性。
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黄田疫情与国内其他省市疫情无直接关联,但存在共同进化特征,专家分析认为,病毒可能通过跨境货车司机或货物输入,并在黄田街道实现社区传播。
深圳市科技局已紧急启动“新冠防治科技创新联合基金”,投入5000万元支持病毒溯源研究和防控技术攻关,力争在两周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随着深圳确诊病例数持续攀升,广东省已派出3支医疗队、1000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深圳,其中200名专家已抵达深圳展开会诊,深圳市正全力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让我们继续关注深圳黄田疫情最新动态,做好个人防护,共克时艰,早日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