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新增确诊病例128例,无症状感染者83例,金山封控区物资保障充足,社区团购平台订单量激增。
4月10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4场新闻发布会公布,4月9日0—24时,新增确诊病例128例,其中本土病例124例,境外输入性病例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3例,其中本土病例81例,境外输入性病例2例。
金山作为本轮疫情较重的区域之一,4月9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41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较前一日有所上升,截至4月10日9时,金山已实现3个封控区、2个管控区、1个防范区的“应解尽解”,累计解除封控管理8万人。
01 疫情数据:金山单日新增创新高
据上海市卫健委官网数据,4月9日0—2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4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1例,从年龄分布来看,金山新增确诊病例中,30-59岁人员占62%,60岁以上人员占38%。
这与金山作为上海重要制造业基地,老年人口比例较高的特点相符,从区域分布看,金山各镇报告新增确诊病例分别为:金山卫镇41例、朱泾镇10例、漕泾镇9例、松隐镇7例、廊下镇5例、金山工业区4例、石化街道3例、张堰镇3例、亭林镇2例、叶榭镇1例。
金山本轮疫情呈现多点暴发、快速蔓延的特点,其中金山卫镇作为最大工业区和人口聚集区,成为疫情重灾区。
02 物资保障:社区团购日订单量突破10万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金山各街镇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封控期间,社区团购成为居民获取生活物资的主要渠道,据金山团区委统计,4月8日,金山各平台累计接单2万单,日处理能力达到15万单。
在张堰镇,一支由30名志愿者组成的配送小队,每天为封控小区的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志愿者小队负责人介绍:“我们根据居民需求,精准采购、定时配送,确保每户居民都能在封控期间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石化街道创新推出“邻里互助”模式,组织居民志愿者开展“敲门行动”,为独居老人和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4月9日,石化街道志愿者累计服务2100人次,解决居民实际困难830余件。
03 解封进展:13.8万人走出封控区
截至4月10日9时,金山已累计解除封控管理8万人,从各街镇解封情况来看,金山卫镇解封2万人,朱泾镇解封8万人,漕泾镇解封5万人,松隐镇解封9万人。
在解封过程中,金山各街镇严格遵循“应解快解、应解尽解”原则,通过“一户一方案”精准评估,确保解封安全,亭林镇对拟解封小区实施“四件套”查验,即查验“两证明一码一核酸”,确保解封后不发生疫情反弹。
“今天终于可以回家了!”4月8日下午,金山一小区最后一批封控居民走出隔离区时激动地说,据悉,该小区从封闭管理到解封仅用12天时间,创下金山本轮疫情封控小区最短解封时间纪录。
04 疫情防控:多措并举阻断传播链
面对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的特点,金山采取了一系列精准防控措施。大规模核酸检测是阻断传播链的关键一环,金山各街镇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检测频次和范围。
金山卫镇在封控初期就建立了“15分钟核酸圈”,确保居民在封控后24小时内完成首次核酸检测,4月8日,金山卫镇在册人口42万人中,48小时内完成三轮全员核酸检测,检测能力达到每日100万人次。
除了常规的封控措施,金山还创新推出“场所码”应用监督员制度,组织志愿者担任“扫码员”,对未扫码进入场所的行为进行劝导,4月9日,金山共劝导未扫码人员2300人次,有效提升了疫情监测灵敏度。
05 未来展望:区域协防将成为常态
随着上海疫情形势逐步趋稳,金山作为疫情重灾区,也将面临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挑战,金山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疫情防控将从应急处置转向常态化管理,重点将放在‘早发现、快处置、防内卷’三个方面。”
在区域协防方面,金山已与浙江、江苏两省接壤,地理相邻区域的疫情联防联控尤为重要,4月10日起,金山与浙江嘉兴、江苏苏州等周边城市建立24小时疫情信息共享机制,一旦发现跨区域病例,立即启动应急响应。
金山正在构建“平急两用”的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将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接诊能力和防护水平,预计到5月底,金山各街镇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部达到二级医院应急救治能力标准。
随着封控管理区域的逐步解封,金山正迎来经济复苏与疫情防控的双重挑战,4月10日,金山工业区已有3000余名员工完成第一轮核酸检测,为全面复工复产奠定基础。
“解封不等于解防”,金山各街镇已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现疫情反弹,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用最快速度、最严措施控制疫情扩散。
疫情终将过去,金山的韧性和活力,将在这场大考中淬炼成新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