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省卫健委最新通报,8月14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亳州市新增确诊病例10例,宿州市新增确诊病例2例,截至8月14日24时,安徽省现有确诊病例12例,其中亳州市10例,宿州市2例,安徽省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10个,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据亳州官方通报,本次疫情暴发于8月10日,首例确诊病例为一名有武汉旅居史的患者,随后,病例数量迅速增加,截至8月14日,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经流行病学调查,所有病例均与武汉有关联,且活动轨迹高度重合,初步判断为一起输入性疫情。
据亳州官方发布的信息,本次疫情的源头可能与武汉某医院有关,8月10日,一名来自武汉的患者因发热症状前往亳州某医院就诊,随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此后,该患者在亳州活动轨迹涉及多个公共场所,导致疫情迅速扩散。
在疫情暴发后,亳州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8月11日,亳州市政府宣布全市进入应急状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市各级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制度,对所有发热患者进行核酸检测。
亳州市政府迅速组织专业流调队伍,对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管理,截至8月14日,已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000余人,全部进行集中隔离观察,并进行核酸检测,经检测,密切接触者中未发现新增确诊病例。
在核酸检测方面,亳州市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确保检测能力满足防控需求,亳州市共有核酸检测实验室10个,日检测能力超过10万人份,为确保检测质量,亳州市还聘请了多名省级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在公共场所管理方面,亳州市政府采取了严格的管控措施,自8月11日起,亳州市主城区所有网吧、KTV、电影院、游泳馆等室内公共场所暂停营业,餐饮场所实行堂食、外卖、打包三种模式,禁止聚集性用餐,亳州市还加强了对农贸市场的管理,要求市场严格落实通风、消毒、清洁等措施。
在交通管控方面,亳州市政府对全市交通进行全面管控,自8月11日起,除保障城市运行和疫情防控必需的车辆外,其他车辆禁止上路行驶,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也暂停运营,市民出行主要依靠步行或私家车。
在物资保障方面,亳州市政府积极协调各方力量,确保市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截至目前,亳州市各大超市、便利店供应充足,物价稳定,市政府还设立了多个临时物资投放点,确保封控区域市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疫苗接种方面,亳州市政府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亳州市已累计接种疫苗超过100万剂次,接种率达到90%以上,市政府还组织了多场疫苗接种宣传,提高市民接种意愿。
在心理健康方面,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民的心理健康,市卫健委联合多家心理咨询机构,开通了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为市民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市政府还组织了多场线上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市民缓解焦虑情绪。
在疫情防控宣传方面,亳州市政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市政府发布了大量权威信息,引导市民科学防控,不信谣、不传谣。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亳州市政府也面临一些挑战,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医疗资源紧张,部分医院接诊压力增大,部分市民对疫情防控措施存在抵触情绪,不配合隔离、检测等要求,给防控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面对这些挑战,亳州市政府迅速调整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的防控意识,市政府还加强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对不配合疫情防控措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依法处理,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在疫情防控的同时,亳州市政府也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市政府鼓励企业复工复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市政府还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总体来看,亳州市政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通过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亳州市有效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保障了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早日战胜疫情。
我们呼吁广大市民继续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我们也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亳州市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