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外国家畜疫情总体态势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报告,2024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多个主要畜牧业国家相继暴发了严重的动物疫情,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牛结节性皮肤病(Ovine 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PPR)、禽流感(Avian Influenza)等疫情尤为突出。
这些疫情不仅导致大量牲畜死亡,还引发了国际市场动物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甚至对部分国家的农业经济造成了毁灭性打击,2024年初,西班牙和意大利相继报告牛结节性皮肤病疫情,导致大量牲畜被扑杀,直接影响了当地的肉类出口。
非洲猪瘟:持续肆虐的“养猪业杀手”
非洲猪瘟自2018年首次传入中国以来,已在多国蔓延,2024年,该疫情继续在非洲、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扩散,尤其在东欧和西欧国家呈现高发态势。
疫情现状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数据,截至2024年6月,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报告 ASF 疫情,葡萄牙、波兰、拉脱维亚等国近期均有新增感染案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影响分析
非洲猪瘟虽然不传染人类,但对猪只致死率高达100%,且目前尚无有效疫苗,疫情的爆发导致猪只大规模扑杀、饲料价格上升、养殖成本增加,严重打击了养猪业的经济基础。
防控措施
各国普遍采取了严格的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并加强了边境检疫和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控,中国也在 ASF 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建立“点状防控、网格化管理”机制,有效遏制了疫情扩散。
牛结节性皮肤病:威胁绵羊和山羊健康的“隐形杀手”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绵羊和山羊,2024年,该病在欧洲和中东地区呈现多点暴发态势。
疫情动态
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国近期报告了多起 PPR 疫情,特别是在边境地区,疫情传播速度较快,该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污染的饲料传播。
经济影响
PPR 疫情导致大量牲畜死亡,直接影响了羊毛、肉羊产品的供应,造成国际市场价格飙升,据估计,2024年因 PPR 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20亿美元。
防控建议
国际社会已研发出有效的 PPR 疫苗,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各国应加强疫苗接种、提高养殖场生物安全水平,同时加强边境动物检疫,防止疫情跨境传播。
禽流感:全球家禽业的“噩梦”
禽流感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致病性,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频繁暴发,2024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在亚洲、中东和南美部分地区持续肆虐。
疫情发展
印度、越南、埃及、乌干达等国报告了大量家禽感染案例,甚至有零星的人类感染报告,疫情不仅导致大量家禽死亡,还严重扰乱了鸡蛋和禽肉的供应链。
防控策略
各国普遍采取了紧急扑杀、限制禽类移动、加强免疫等措施,中国也在禽流感防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在疫苗研发和疫情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外国家畜疫情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外国家畜疫情的爆发,直接影响了全球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欧盟因 ASF 疫情对中国的猪肉出口实施了限制,俄罗斯因禽流感暂停了部分禽肉进口,这些措施不仅影响了相关国家的经济收入,也对全球肉类供应链造成了冲击。
加强国际合作,共筑动物疫病防控防线
面对日益严峻的外国家畜疫情,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具体措施包括:
- 信息共享:各国应通过 OIE 等平台及时通报疫情动态,避免信息滞后。
- 疫苗研发与推广:加快疫苗和诊断技术的研发,提高防控效率。
- 边境防控:加强边境动物检疫,防止疫情跨境传播。
- 公众教育:提高养殖场和消费者对疫病防控的意识和能力。
外国家畜疫情的持续蔓延,不仅是畜牧业的挑战,更是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隐患,面对这一问题,各国政府、科研机构和养殖企业应携手合作,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畜牧业和食品安全的威胁,我们也要从外国家畜疫情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国内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确保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文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公开报告,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外国家畜疫情信息,请关注相关国际组织的最新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