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确诊病例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专家呼吁公众切勿松懈,科学防控仍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
据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4月12日24时,全区现有确诊病例128例,较前一日增加15例,其中本土病例11例,境外输入病例17例,从地域分布看,呼和浩特市报告58例,包头市23例,呼伦贝尔市18例,通辽市15例,赤峰市12例,锡林浩特市10例。
疫情形势不容乐观
从数据来看,内蒙古的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多个盟市均有病例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呼和浩特市作为自治区首府,病例数量占全区近半,达58例,这无疑给当地的防控工作带来巨大压力。
流调溯源工作正在进行中
据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息,目前正在进行的流调溯源工作已初步查明部分感染来源,经基因测序分析,本次疫情毒株与2月下旬境外输入的某变异株高度同源,专家初步判断,这是一起由境外输入引发的本土疫情,且已出现社区传播现象。
防控措施持续加码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内蒙古自治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多措并举阻断病毒传播链:
- 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重点地区已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中高风险地区实行严格出入管理。
- 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全区每日核酸检测能力达50万人份,对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对普通居民定期抽样检测。
- 强化社会面管控:除保障基本生活需求的超市、药店外,其他营业场所暂停营业,倡导非必要不出门。
- 加快疫苗接种进度:全区疫苗接种工作加速推进,48小时内完成第二剂次接种,确保应接尽接。
专家:警惕疫情反复
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疫情形势复杂,防控压力大,公众切勿存在侥幸心理。"
李明强调:"病毒传播具有潜伏期长、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的特点,前期防控成果绝不能松懈。"
他建议:"广大群众要坚持科学防疫,做好个人防护,配合防疫工作,保持良好心态。"
公众如何做好防护
在当前形势下,个人防护仍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专家建议: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区必须佩戴口罩,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医疗机构时。
-
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减少聚餐、聚会。
-
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不触摸口鼻眼,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
配合健康监测: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及时就医。
-
关注官方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疫情之下,众志成城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单位、各人民团体、各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严防死守。
广大群众要同心同德,群防群治,携手并肩,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疫情尚未结束,战斗仍在继续,让我们继续携手同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本文信息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
- 内蒙古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呼和浩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注:本文数据和信息截至4月12日,具体以各地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