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浙江省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2024年4月10日12时,浙江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本轮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涉及杭州、宁波、温州、湖州等多个地市,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疫情数据更新
根据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本轮疫情自3月下旬以来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6例,无症状感染者53例,杭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8例,宁波市24例,温州市12例,湖州市6例,嘉兴市3例,绍兴市3例。
从年龄分布来看,确诊病例中30-59岁人群占比最高,达到65%,其次是60岁以上人群,占比25%,这表明中青年群体仍是疫情传播的主要人群,需引起高度重视。
疫情分布情况
本轮疫情呈现多点暴发的特点,杭州市滨江区、上城区,宁波市镇海区、江北区,温州市鹿城区,湖州市南浔区等多个区域出现聚集性疫情,杭州市滨江区作为此次疫情的最早暴发地,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8例,占杭州市总数的74%。
专家分析认为,此次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给流调溯源工作带来挑战,目前所有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相关基因测序工作已完成,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防控措施升级
面对疫情反弹,浙江省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
强化重点区域管控:对疫情高发区域实施封控管理,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杭州市滨江区、宁波市镇海区已实行临时管控措施。
-
加强重点人群筛查:对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及重点风险人群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
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加快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针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
开展流调溯源工作:组建专业流调队伍,快速开展疫情溯源,阻断传播链条。
-
加强社会面管控:倡导非必要不外出,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严控各类公共场所人员密度。
专家防控建议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表示,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主要流行毒株,其特点是传播快、隐匿性强、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他建议公众: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内,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在人员密集场所,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交谈。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配合防控措施:主动配合测温、扫码、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不隐瞒行程,不传播谣言。
-
关注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
疫情形势分析
从目前的疫情数据来看,浙江省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
多点散发:疫情不再局限于单一地区,多个地市出现确诊病例,防控难度加大。
-
隐匿性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途径更为隐匿,给流调溯源带来挑战。
-
防控压力大:随着社会面管控措施的实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压力依然较大。
-
疫苗接种率有待提高:部分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有待提高。
未来防控展望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下一步将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监测预警:强化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
强化应急响应: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疫情处置效率和精准度。
-
推进疫苗接种:加快疫苗接种进度,特别是加强针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
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健康科普,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
做好物资储备:确保医疗物资供应充足,满足疫情防控需求。
当前浙江省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控工作不容松懈,公众应增强防范意识,积极配合政府防控措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早日战胜疫情,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本文数据来源:浙江省卫健委、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