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新增确诊病例12例,本土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江苏疫情地图显示扬州依然是防控重点城市。
随着国内零星散发的疫情不断出现,江苏扬州的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据江苏省卫健委通报,截至4月18日,扬州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38例,其中本土病例237例,境外输入病例1例。
扬州疫情最新数据
根据江苏省卫健委4月19日发布的信息,4月18日0-24时,扬州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本土确诊病例1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这些新增病例均与之前的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关系,主要集中在邗江区和广陵区。
从年龄结构来看,扬州本轮疫情中,30-50岁之间的中青年群体占比最高,达到65%,其次是老年人和儿童,从地域分布看,邗江区报告的病例最多,占总数的52%,其次是广陵区、江都区和宝应县。
值得注意的是,扬州的病例呈现聚集性特征,多个病例来自同一企业、同一学校或同一住宅小区,这表明在重点区域的防控措施仍需加强,社会面的清零压力依然很大。
江苏疫情地图:扬州依然是防控重点
根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最新疫情地图,扬州依然是全省疫情防控的重点城市,在全省各地市中,扬州的疫情风险等级被评定为高风险地区,其他城市如南京、苏州、无锡等地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疫情风险。
从疫情地图来看,扬州的疫情呈现出局部暴发、多点散发的特点,虽然主城区的疫情已经得到初步控制,但在一些城乡接合部和流动人口较多的区域,依然存在隐匿传播的风险。
扬州疫情防控措施升级
面对复杂的疫情形势,扬州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
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对邗江区、广陵区等重点区域实施更严格的出入管理,非必要不出区。
-
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将核酸检测范围从原来的高风险区域扩大到更多区域,实现应检尽检。
-
强化社会面管控:加强公共场所管理,商场、超市等必须严格执行测温、扫码、限流等措施。
-
推进疫苗接种:加快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全民免疫水平。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
-
增强防护意识: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
配合防疫措施:主动配合测温、扫码、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不隐瞒行程,不传播谣言。
-
关注官方信息: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
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
未来防控形势展望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疫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扬州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夏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叠加新冠病毒传播,防控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必须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
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扬州的疫情防控将呈现以下特点:
-
输入风险依然存在: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变化,输入性风险不容忽视。
-
局部暴发风险增加:人员流动频繁,可能引发新的聚集性疫情。
-
防控措施需要动态调整:根据疫情发展态势,防控措施将适时调整。
扬州疫情尚未结束,防控工作依然艰巨,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发扬"争分夺秒、迎难而上"的扬州精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居民要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本文数据截至4月19日,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