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最新通报显示无新增确诊病例,但专家提醒仍需保持警惕,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根据崇明区卫健委今日最新通报,2023年7月18日0-24时,崇明区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截至7月18日,崇明区已连续多日无新增本土疫情。
崇明区疫情防控工作继续平稳向好发展
据崇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介绍,当前崇明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社会面清零取得显著成效,该专家表示,虽然目前没有新增病例,但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内其他地区偶有散发病例,崇明区仍需保持高度警惕,不能放松防控要求。
最新防疫措施:公共场所限流50%,坚持扫码测温
为巩固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崇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最新通告,要求全区公共场所实行限流50%措施,并坚持扫码测温、查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告强调,各类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和环境消毒,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
中高风险区域动态清零:无中高风险区域
根据最新风险区域划分,崇明区目前无中高风险区域,全域为低风险地区,这得益于前期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和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专家建议,市民在公共场所仍需规范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共同维护疫情防控成果。
专家建议:非必要不离崇,减少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正值暑期,人员流动频繁,疫情防控面临挑战,他建议崇明区居民非必要不离崇,确需离崇的,要关注目的地疫情形势,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返崇后要主动报备,配合落实相关防控措施。
风险区域一览:全区无中高风险区域
根据崇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报,全区风险区域情况如下:
- 高风险地区:无
- 中风险地区:无
- 低风险地区:全区
健康提示: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做好个人防护
上海市卫健委提醒,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十大症状”者,请立即前往发热门诊就医,途中全程规范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个人防护方面,专家建议: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和人群密集场所;
- 勤洗手,注意手部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口鼻;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减少聚餐聚会;
- 注意咳嗽礼仪,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
- 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开窗换气。
后续措施:持续开展核酸检测,强化重点人群监测
崇明区将继续按照“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原则,强化重点人群监测,对重点行业、重点场所从业人员,继续按规定频次开展核酸检测,普通市民可根据需要就近进行核酸检测。
崇明区将继续强化医疗机构管理,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提升发热门诊的诊疗能力,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
齐心协力,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当前崇明区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但全球疫情仍在演变,国内零星散发病例仍时有发生,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继续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常态化防控措施,为巩固国家疫情防控成果贡献自己的力量。
崇明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将继续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及时调整防控策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