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卫生署最新通报,截至今日(7月18日)上午10时,香港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03例,其中输入性病例98例,本地病例5例,这是香港自6月24日以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最多的一天,香港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1.5万例。
疫情现状:新增病例破百,本地社区传播风险上升
从数据来看,香港本轮疫情的反弹势头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病例中本地病例数量虽不多,但病毒传播链已开始出现社区层面的扩散,卫生署表示,近期发现的本地病例与早前输入性病例的基因序列高度相似,提示病毒已在香港本地形成传播链。
香港大学研究显示,近期发现的变异病毒株传染性更强,潜伏期更短,这可能是本轮疫情快速上升的重要原因,专家提醒,变异病毒的出现使得疫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
防控措施:香港调整防疫政策,内地专家建言献策
面对疫情反弹,香港特区政府迅速调整防控策略,7月17日,香港宣布将从7月19日起实施更严格的防疫措施,包括:
- 全港中小学、幼儿园暂停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授课
- 非必要商业场所暂停营业,超市、药店等民生必需行业保留营业
- 限制跨区出行,非必要不出香港
- 加强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每日新增10万份检测能力
内地疫情防控专家组也通过视频会议形式,为香港防疫工作提供专业建议,专家指出,香港应借鉴内地"动态清零"的防疫经验,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疫苗接种:专家呼吁尽快完成全程接种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疫苗接种成为控制疫情的关键,香港目前疫苗接种率虽已超过七成,但仍有提升空间,卫生署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香港累计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人口比例为68.3%。
香港卫生署表示,将通过以下措施提高接种率:
- 增设流动接种站,方便市民接种
- 推出"疫苗大礼包",为完成接种的市民提供购物券等优惠
- 加强对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接种服务
跨境影响:内地与香港联防联控机制升级
香港疫情反弹对内地也产生了影响,7月17日,深圳、广州等与香港相邻的内地城市宣布加强边境管控措施,包括:
- 严格实施"7+3"隔离政策
- 增设核酸采样点,提高检测效率
- 加强口岸查验,严防输入风险
内地专家建议,香港与内地应进一步加强联防联控,建立更加紧密的疫情信息共享机制,共同应对疫情跨境传播风险。
生活影响:市民生活秩序基本稳定
尽管实施严格防疫措施,但香港市民生活秩序基本保持稳定,各大超市货架供应充足,市民配合度较高,部分行业如餐饮、零售等仍受到较大影响,预计第二季度GDP将出现萎缩。
香港特区政府已启动经济纾困计划,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租金减免、贷款优惠等支持措施,特区政府也在积极创造条件,为市民提供更多线上购物、远程办公等便利服务。
未来展望:专家预计疫情高峰可能在8月
根据香港大学流行病学模型预测,香港本轮疫情高峰可能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专家建议,市民应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坚持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部卫生。
卫生署呼吁市民非必要不出行,减少聚集,降低感染风险,建议已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继续做好防护,特别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
香港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不容松懈,广大市民应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也建议尚未完成疫苗接种的市民尽快接种,为构建群体免疫屏障贡献力量。
(注:本文数据截至7月18日,具体信息请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