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这座位于广东省东部的制造业重镇,正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10月最新疫情通报显示,全市新增确诊病例数再创新高,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根据东莞市卫生健康局10月最新通报,近日本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环比上月同期增长30%,东莞已将多个区域调整为高风险等级,实行严格的管控措施。
疫情基本情况
据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本次疫情主要由德尔塔变异株引起,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病毒载量高,防控难度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首例病例于10月5日出现症状,随后迅速在多个社区、企业扩散。
截至10月X日,东莞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8例,无症状感染者86例,从年龄分布来看,30-50岁人群占比最高,达65%,这与东莞作为制造业重镇,大量中青年劳动者在外奔波的产业结构特点高度吻合。
疫情风险等级调整
根据疫情发展态势,东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于10月15日发布最新风险区域划定:
-
高风险区域:共划定12个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南城区、莞城区、东城区等人口密集区,实行"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封控措施。
-
中风险区域:划定38个中风险区域,实行"足不出户、严禁聚集"的管控措施。
-
低风险区域:全市104个低风险区域,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
疫情防控措施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东莞市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
-
全员核酸检测:自10月1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最大检测能力达到每天500万人份。
-
交通管控:全市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干线实行24小时值守,非必要不出莞,公共交通工具严格实行"乘客须凭核酸阴性证明乘坐"制度。
-
重点场所管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场所保障开放,其他非必要场所、市场主体暂停营业。
-
企业防控:对高风险区域所在镇街的企业实行停工停产,其他区域企业实施轮班生产、封闭管理。
官方最新通报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10月18日发布最新疫情通报:
"经流调溯源,本次疫情主要通过跨区域输入引发,目前已排查到密切接触者1,234人,次密切接触者3,567人,均已纳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专家分析认为,随着天气转冷,呼吸道传染病易发期即将到来,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专家防控建议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当前阶段,个人防护仍是阻断病毒传播的关键,建议市民: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减少聚餐、聚会。
-
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
加强室内通风,做好环境清洁消毒。
-
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主动参与核酸检测。"
疫情对东莞的影响
东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此次疫情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
经济活动受限: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物流运输受阻,预计第四季度GDP增速可能放缓。
-
民生保障: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建立物资保供专班,确保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
旅游业受创:全市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暂停,国庆黄金周旅游收入大幅下降。
未来防控展望
东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
强化重点区域管控:对高风险区域实行"提级管控",最大限度阻断传播链。
-
加快疫苗接种:推进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目标是12月底前完成全市目标人群全程接种。
-
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建设:扩充定点医院床位,增加医疗物资储备。
-
做好信息发布: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东莞疫情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考验,也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在公共卫生事件面前的应对能力和市民的素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容不得半点松懈,让我们继续坚定信心、同舟共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重要提示:本文信息截至2023年10月,具体数据请以东莞市卫生健康局最新发布为准,建议市民密切关注官方渠道发布的疫情信息,做好个人防护,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