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26号疫情通报显示,当日新增确诊病例14例,其中7例来自重点区域管控人员,7例来自社会面筛查,这表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10月26日0-24时,甘肃省新增确诊病例14例,其中兰州市14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兰州市新增确诊病例中,7例来自重点区域管控人员,7例来自社会面筛查,这表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兰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26日发布紧急通知,划定榆中县来紫堡乡、城关区盐场路街道、七里河区敦煌路街道等多个高风险区域,并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
根据兰州市疫情防控最新部署,全市居民原则上足不出户,生活必需品由社区组织统一采购配送,公共交通暂停运行,出租车、网约车不得运营。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雁滩分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医疗机构24小时接诊,全力保障市民就医需求。
自10月15日以来,兰州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过100例,疫情防控面临巨大挑战,兰州市政府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力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疫情基本情况
10月26日0-24时,兰州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4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确诊病例中,轻型12例,普通型2例,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与既往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病例有关联。
从病例来源看,7例确诊病例来自重点区域管控人员,7例来自社会面筛查,这表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社会面仍有隐匿传播风险。
风险区域划定
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兰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26日发布紧急通知,新增划定多个高风险区域:
- 榆中县来紫堡乡全域为高风险区;
- 城关区盐场路街道全域为高风险区;
- 七里河区敦煌路街道全域为高风险区;
- 安宁区十里店街道部分区域为高风险区。
区域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其他区域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
防控措施升级
兰州市政府已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全力遏制疫情扩散:
-
交通管制:全市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干线公路卡口24小时值守,非必要车辆和人员禁止上路,公共交通暂停运行,出租车、网约车不得运营。
-
社区管控:所有社区、单位、场所实行24小时值守,严格落实测温、扫码、登记等措施,禁止快递、外卖人员进入小区。
-
生活保障:生活必需品由社区组织统一采购配送,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医疗机构全力保障市民就医需求。
-
核酸检测:全市每日开展一轮免费核酸检测,重点区域加密检测频次,对拒不配合核酸检测的人员,将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疫情分析与展望
从目前疫情数据看,兰州市疫情呈现多点散发、隐匿传播的特点,专家分析认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强、隐匿性高,增加了防控难度。
兰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将继续采取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措施,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同时呼吁广大市民理解支持配合,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专家建议,市民应增强防护意识,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减少聚集,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疫情对兰州市的影响
兰州作为甘肃省会城市,此次疫情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
经济活动受限:餐饮、零售、旅游等第三产业受到较大冲击,部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受限。
-
市民生活变化:市民生活半径大幅缩小,线上购物、社区团购成为主要生活物资采购方式。
-
交通出行调整:市内公共交通暂停,市民出行主要依靠步行或私家车。
-
医疗系统压力:医疗机构接诊量增加,特别是发热门诊和急诊,医疗系统面临较大压力。
疫情防控的科学认识
面对疫情,科学认识、理性应对至关重要:
-
疫苗接种:已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是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符合条件的市民应尽快接种疫苗。
-
药物储备:家庭应储备必要的防疫物资和药品,包括口罩、消毒用品、退烧药、抗原检测试剂等。
-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乐观心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未来防控方向
随着疫情发展,兰州市疫情防控将面临新的挑战和任务:
-
精准防控:在防控措施中更加注重精准性,减少对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
-
科技支撑:加强科技手段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提高疫情监测预警和流调溯源能力。
-
区域协作:加强与周边省市的协作,建立更加紧密的联防联控机制。
兰州26号疫情通报显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需要全市上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兰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呼吁广大市民理解支持配合,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守护城市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