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卫健委最新通报,1月28日)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8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较昨日的73例和3例分别大幅上升,截至1月28日15时,北京共有高风险地区17个,中风险地区67个,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疫情数据:新增病例数创新高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刘晓峰在1月28日的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北京市疫情呈现两个特点:一是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二是聚集性与散发性并存,社区传播风险依然较高。
从数据来看,1月20日以来,北京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121例,其中1月28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128例,创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病例数新高,从年龄分布来看,35岁以下人群占比近七成,说明疫情在年轻人群中传播速度较快。
防控措施:动态调整应对疫情
面对疫情形势的变化,北京市政府迅速调整防控策略,1月27日起,北京市对进返京人员健康管理政策进行了调整,不再要求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对有14天内旅居史的人员仍需落实相关健康管理措施。
北京市多个区陆续开展多轮区域核酸检测,扩大筛查范围,1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等多个区发布了新一轮核酸检测通知,要求居民按所在社区通知的时间、地点参加核酸检测。
专家解读:疫情形势依然复杂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近期疫情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病毒传播力强、隐匿性高,且部分人群对病毒缺乏免疫力,他强调,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疫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刘晓峰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北京主要流行株型,其特点是传播速度快、症状轻微,容易造成隐匿传播,他提醒市民,要继续坚持科学防疫,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各项防控措施。
市民生活: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疫情,市民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专家建议: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内,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或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
-
增强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
配合核酸检测:按照社区通知,及时参加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
减少聚集活动:春节期间尽量减少走亲访友,选择线上拜年等方式。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心态
疫情带来的焦虑和压力不容忽视,专家建议,市民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调适心理:
-
保持信息畅通: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避免相信不实传言。
-
适度关注疫情:每天关注疫情动态,但不要过度焦虑。
-
保持良好作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
-
寻求心理支持:如感到焦虑或抑郁,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服务。
北京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不容松懈,市民应继续坚持科学防疫,做好个人防护,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共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