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最新疫情防控文件出台,多项措施调整,专家解读来了!
武汉市发布了最新的疫情防控文件,取代了之前的分级分类管控措施,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武汉疫情防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据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信息,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防控工作需要,经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文件要点速览:
-
不再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武汉市域内不再实施区域风险等级分级。
-
发热门诊保留:继续保留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做好患者接诊、收治与隔离工作。
-
疫苗接种:加快推进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
-
重点人群防护: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服务,做好孕产妇、儿童、老年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和医疗服务。
-
核酸检测:不再对除发热门诊外的普通门急诊患者进行常规核酸检测。
-
交通管控:保留必要的交通管控措施,保障紧急情况下的人员和物资运输。
-
聚集性活动:继续限制大型聚集性活动,提倡红事新办、白事简办。
-
公共场所:继续落实公共场所测温、扫码、限流等措施。
-
个人防护:倡导个人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等良好习惯。
-
应急响应:继续做好应急值班值守,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通畅、反应迅速、处置得力。
专家解读:
武汉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出台的疫情防控文件是在科学评估疫情形势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实际情况制定的,文件的核心思想是“科学精准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新文件最大的变化是不再对全市实行统一的分级分类管控措施,而是根据疫情风险情况,采取更加精准的防控措施。”李强说,“这既符合当前疫情防控的需要,也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个人防护指南:
根据最新疫情防控文件,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医疗机构、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在人员密集场所、密闭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要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
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
避免聚集:非必要不聚集,减少聚餐、聚会,降低传播风险。
-
接种疫苗: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高自身免疫力。
就医指南: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提醒广大市民,如需就医,请做好个人防护,选择就近、适宜的医疗机构就诊,普通门急诊就诊不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发热门诊就诊仍需提供。
“新文件实施后,普通门急诊就诊流程将更加便捷,市民可以像往常一样去医院看病就医。”武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强表示,“但还是要提醒大家,出现呼吸道症状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
关注官方信息: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提醒广大市民,疫情防控政策可能会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请大家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疫情防控秩序。
武汉市人民政府网站、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官方微信号等渠道将及时发布最新疫情防控信息。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精神,科学应对疫情,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健康家园。
武汉市最新疫情防控文件的出台,是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举措,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武汉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