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据广东省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0月19日,广东省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6例,其中广州市报告病例数最多,达到75例,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等城市也均有新增病例报告,全省共有高风险区12个,中风险区45个,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疫情发展态势
从数据来看,广东本轮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
传播速度快: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攀升,特别是在广州市,病例数已突破70例,成为本轮疫情的主战场。
-
传播链条复杂:病毒传播呈现出多点散发、局部暴发的特点,除广州外,深圳、珠海、佛山、东莞等城市均有病例报告,防控难度加大。
-
防控压力增大:随着国庆假期结束,人员流动和聚集活动增多,病毒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面临新的挑战。
广东省疫情防控措施
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广东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
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对高风险地区实施严格的封控措施,限制人员流动,开展多轮核酸检测。
-
强化社会面管控:对中风险地区实施严格的出入管理和活动限制,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
-
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增加定点医院和隔离病区设置,扩充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
加强疫苗接种工作: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特别是加强针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
开展流调溯源: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密切接触者,切断传播链条。
专家分析:疫情形势不容乐观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余文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病毒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防控难度大,他建议:
-
坚持科学防控:公众要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
-
加强自我防护: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要严格遵守防疫规定,配合扫码、测温等措施。
-
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避免恐慌。
-
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近期行程。
公众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疫情,公众应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专家建议: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 mouth 和鼻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
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在高风险地区,要科学佩戴口罩,确保口罩覆盖口鼻和下颌。
-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
保持室内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病毒浓度。
-
合理安排出行: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出行,确需出行时,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风险等级,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抵抗力。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广东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不容松懈,作为普通公民,我们更应该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个人防护,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让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3年10月19日,具体数据以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