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疫情风险区名单,高风险地区分布及防控指南

admin 社会百科 2

2021年疫情风险区划分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各地政府的疫情风险评估,疫情风险区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2021年最新疫情风险区名单,高风险地区分布及防控指南

  1. 高风险地区:指近14天内发生较多本地确诊病例或聚集性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地区。
  2. 中风险地区:指近14天内发生散发病例或局部聚集性疫情,存在一定的传播风险。
  3. 低风险地区:指近14天内无新增确诊病例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地区。

2021年最新疫情风险区名单

高风险地区

截至2021年底,我国高风险地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省份:

  • 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东莞市
  • 河北省:石家庄市、邢台市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

中风险地区

中风险地区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包括:

  • 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
  • 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区
  • 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
  • 浙江省:杭州市、温州市
  • 安徽省:合肥市、蚌埠市
  • 河南省:郑州市、周口市

低风险地区

除上述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但仍需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


疫情风险区防控措施

高风险地区防控措施

  • 限制人员流动:高风险地区实行严格的人员流动管控,非必要不出行。
  • 加强核酸检测:对重点人群进行定期核酸检测,做到早发现、早隔离。
  • 减少聚集活动:禁止或限制大型聚集性活动,提倡线上办公和学习。
  • 公共场所限流:商场、影院、餐厅等公共场所实行限流措施,确保通风良好。

中风险地区防控措施

  • 健康监测:居民需每日进行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
  • 出行限制:非必要不出中风险地区,确需出行需提供健康码和行程码。
  • 公共场所管理:商场、超市等场所需查验健康码,落实“一米线”制度。

低风险地区防控措施

  • 保持警惕:低风险地区不等于零风险,仍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 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
  • 疫苗接种:符合条件的居民应及时接种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如何查询最新疫情风险区信息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提供最新的疫情风险区划分和防控指南。
  2. 各地政府官网:各省市卫健委网站会发布本地区的疫情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
  3. 权威APP:如“国务院客户端”、“健康码”等APP可实时查询疫情风险区信息。
  4. 新闻媒体:各大新闻媒体会及时报道疫情风险区的最新动态。

个人防护建议

  1. 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务必佩戴口罩。
  2.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
  3. 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不必要的接触。
  4.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食物充分煮熟,餐具定期消毒。
  5.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专家建议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的建议,疫情风险区的防控应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居民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做到科学防控、精准施策。


疫情风险区的划分和防控措施会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希望大家能够及时关注官方发布的信息,做好个人防护,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疫情,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声明仅供参考,具体防控措施请以各地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的最新公告为准。

标签: 2021最新疫情风险区2021最新疫情风险区域查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