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新增不等于零危险,南京疫情警报依然高悬,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昨日晚间,南京市卫健委发布最新疫情通报,过去24小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8例,创本轮疫情以来单日新增病例新高,截至4月18日12时,全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7个,中风险地区89个,涉及江宁、浦口、秦淮、建邺、玄武、雨花台等多个主城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昨天南京疫情的最新情况:
新增确诊病例102例,无症状感染者38例
据南京市卫健委通报,4月18日0-2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2例(含治愈出院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8例,这些病例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隔离点和封控区、管控区通过核酸筛查发现的,也有部分病例是通过病毒基因测序确认的。
从病例分布来看,江宁区依然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占比较大,其次是浦口区、秦淮区、建邺区等区域也报告了较多病例,这表明疫情在多个区域存在隐匿传播风险,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疫情数据背后:警惕疫情出现结构性变化
从疫情数据来看,有几个值得注意的信号:
-
病例数持续攀升:这是自疫情暴发以来单日新增病例最多的一天,显示出疫情发展速度加快的趋势。
-
隐蔽性强:新增病例中,有不少是通过常规筛查和流调溯源发现的,这说明病毒传播已经进入更隐蔽的阶段。
-
风险区域扩大:新增高风险地区和中风险地区的数量也在增加,这将对市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更大影响。
-
基因测序结果:已完成的病例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本次疫情病毒毒力较强,潜伏期相对较长,这给防控工作带来更大挑战。
专家解读: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不能放松警惕
南京市疾控专家表示,虽然新增病例数有所增加,但这是疫情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
病例发现能力增强: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和市民防护意识的提高,更多感染者被及时发现。
-
社区传播风险加大:病毒在社区层面的传播链条尚未完全阻断。
-
防控措施仍需加强:部分区域的封控措施执行还不够严格,存在一定的漏洞。
-
病毒毒力和特性:毒力较强的病毒株可能导致更多病例被发现。
最新防控措施:封控范围扩大,防控力度加大
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南京市政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
扩大封控范围:新增多个高风险地区和中风险地区,实行严格的人员管控措施。
-
加强核酸检测: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加大核酸检测频次,做到应检尽检。
-
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加强重点场所管理,减少人员流动。
-
加快疫苗接种: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加强针接种,构筑群体免疫屏障。
-
保障物资供应:确保封控区域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给市民的建议:继续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广大市民应继续坚持做好个人防护: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尤其是在高风险地区,务必科学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在人员密集场所,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
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勤消毒,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
配合防控措施:主动配合测温、验码、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非必要不出门,确需出行要提前报备。
-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信谣、不传谣。
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当前,南京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长期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懈心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让我们继续发扬伟大的抗疫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早日战胜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正常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