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国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据国家卫健委通报,截至2月28日,全国现有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无症状感染者超过2000例。吉林、上海、广东等地相继出现本土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专家表示,随着春节假期结束,人员流动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策略仍需坚持,广大群众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疫苗接种工作持续推进
为筑牢全民免疫屏障,我国疫苗接种工作正在持续推进,截至2月25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2亿剂次,疫苗接种覆盖率超过85%。
专家指出,疫苗接种是防控疫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加强针接种,可以有效提高免疫水平,降低感染风险。60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工作也在加快推进,力争实现“应接尽接”。
专家解读最新防疫政策
针对近期疫情变化,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张伯礼表示,当前疫情防控要“精准防控、科学防控”,避免“一刀切”式封控,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动态清零”仍是我国疫情防控的基本方针,但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防控措施,平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全球疫情动态: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统计,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3亿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600万例。欧洲、美洲和亚洲多地疫情反弹,部分国家日新增确诊病例突破10万例。
美国近期报告的新冠确诊病例数持续攀升,奥密克戎毒株的变异子代XE和XF正在欧洲多国传播,专家担忧这些毒株可能具有更强的传播性和免疫逃逸能力。
专家建议:如何科学应对疫情?
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专家建议:
- 坚持个人防护: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 加强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及时就医。
- 减少非必要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出行提前报备。
- 保持良好心态:科学认识疫情,不信谣、不传谣。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战斗,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才能早日战胜病毒,让我们继续坚持科学防疫,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如需获取更多疫情相关信息,请关注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切勿轻信未经证实的消息,健康无小事,防疫靠大家!
声明摘自国家卫健委、世界卫生组织及权威媒体报道,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