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最新通报,截至2023年12月18日,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8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35例,从数据来看,我国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各地政府迅速响应,调整防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疫情数据更新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现有确诊病例12,345例,其中重症病例302例,死亡病例246例,本土病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省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山西、河北、广西、海南等。
从数据来看,我国疫情呈现以下特点:
-
病例数量波动上升:近一周内,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有明显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
传播速度快:部分地区出现的疫情传播速度较快,提示病毒传播力可能有所增强。
-
多点散发:疫情呈现多点散发态势,提示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各地防控措施调整
面对疫情反弹,各地政府迅速调整防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宣布自12月18日起,全市区域内所有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实行扫码查验,对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哈尔滨市还加强了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甘肃省
兰州市宣布自12月19日起,全市区域内所有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实行扫码查验,对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兰州市还加强了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宣布自12月18日起,全市区域内所有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实行扫码查验,对重点人群实行应检尽检,乌鲁木齐市还加强了对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测,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科学防疫,人人有责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共同构建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做好个人防护
-
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内,应全程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应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
勤洗手消毒:保持手部卫生,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
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
配合防疫工作
-
配合扫码查验: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场所,应主动配合扫码查验,出示健康码、行程码等。
-
配合核酸检测:按照当地防疫要求,主动配合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
配合隔离观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按照医疗机构要求进行隔离观察。
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们也要关注心理健康,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