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东莞市报告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面对疫情反弹,东莞市政府迅速响应,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本文将为您梳理东莞疫情最新动态,并提供权威专家解读,帮助您全面了解当前疫情形势及防控要点。
东莞疫情最新通报
据东莞市卫生健康局10月25日通报,截至当日18时,东莞市在主动筛查和区域协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共12例,其中确诊病例8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这些病例均与此前报告的聚集性疫情相关联,主要集中在南城区、莞城区和万江区。
经基因测序,本次疫情毒株为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东莞市已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开展流调溯源、核酸筛查和环境消杀等工作。
疫情风险区域划定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东莞市将以下区域划为疫情高风险区:
- 南城区:鸿福路街道全域、新基社区全域
- 莞城区:运河东一路以南、运河西一路以北、旗峰路以东、元美路以西区域
- 万江区:万道路以南、万江大道以北、广深沿江高速以西、东江北路以东区域
相关区域将实施临时管控措施,包括人员流动限制、场所管理等,具体以各社区实际安排为准。
专家解读:德尔塔毒株防控要点
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尔塔毒株具有以下特点:
- 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通常为3-7天,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 病毒载量高:感染者早期即可出现传染性,增加了防控难度。
- 突破性感染风险低:已完成疫苗接种的人群,感染后症状相对较轻。
李主任强调,当前阶段,个人防护仍是阻断传播的关键,他建议: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密闭空间和人群密集区域。
- 保持社交距离: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非必要聚集。
- 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避免用手触摸口、鼻、眼。
- 加强环境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东莞市疫情防控措施
为有效控制疫情扩散,东莞市采取了以下措施:
- 全员核酸检测: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开展多轮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 交通管控:对高速公路出入口、国省干线实行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制度,限制非必要出行。
- 场所管理:暂停营业的场所包括KTV、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健身房等室内公共场所。
- 企业防控:鼓励企业采取弹性工作制,加强员工健康管理,落实测温、扫码等措施。
如何获取权威疫情信息
在疫情期间,获取准确信息至关重要,建议公众通过以下官方渠道了解最新疫情动态:
-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官网:提供最权威的疫情通报和防控指南。
- "东莞发布"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政策和重要信息。
- "粤康码"小程序:查询个人健康码状态,了解疫情风险地区。
- 当地电视台和广播:提供实时疫情播报和防控提示。
个人防护指南
除了遵守政府防疫规定,个人防护同样重要,以下是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防护指南:
正确佩戴口罩
- 选择符合标准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或KN95/N95口罩
- 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颌
- 口罩潮湿或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勤洗手
- 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至少20秒
- 如无洗手条件,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手消毒剂
- 避免用手触摸面部,尤其口、鼻、眼
注意咳嗽礼仪
-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
- 使用过的纸巾放入有盖垃圾桶
- 立即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保持社交距离
- 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 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
- 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心理调适建议
疫情期间,焦虑和恐惧情绪在所难免,东莞市心理健康协会建议:
- 保持信息适度获取:避免过度关注负面新闻,每天固定时间查看疫情信息。
-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均衡饮食。
- 寻求社会支持: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感受和担忧。
- 专业心理援助:如出现持续情绪困扰,可拨打东莞市心理援助热线:0769-12320。
面对疫情挑战,政府、医疗机构和每一位市民都需要共同努力,东莞市将继续采取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个人,我们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做好个人防护,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良好的疫情防控秩序。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