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8月3日晚,汕尾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最新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当前,全市共有高风险区域1个、中风险区域10个,其他为低风险区域,根据疫情形势变化,汕尾市对出入政策进行了最新调整,来返汕人员需了解最新规定,做好行程报备和核酸检测。
最新疫情形势
据汕尾市疾控中心通报,8月2日0-24时,全市新增报告本土确诊病例0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在陆河县,截至8月3日12时,全市共有高风险区域1个(陆河县新田镇新楼村委新楼村小组)、中风险区域10个(城区水门畲族乡黄羌村委黄羌村小组、陆河县新田镇桥头村委桥头村小组、陆河县新田镇新楼村委新楼村小组、陆河县新田镇新楼村委新楼经济合作社、陆河县新田镇新楼村委新楼村小组、陆河县新田镇桥头村委桥头村小组、陆河县新田镇桥头村委桥头经济合作社、陆河县新田镇桥头村委桥头村小组、陆河县新田镇桥头村委桥头经济合作社),其他区域为低风险区域。
最新出入政策
- 高风险区域管控措施
高风险区域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所有人员非必要不出门,禁止离开所在乡镇(街道),工作人员生活必需品和就医等除外,高风险区域人员原则上不离开本区域,确需离开的,须经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并按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 中风险区域管控措施
中风险区域实行"足不出户、人不出户、严禁聚集"的封控措施,所有人员非必要不出门,禁止离开所在社区(村),工作人员生活必需品和就医等除外,中风险区域人员原则上不离开本区域,确需离开的,须经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并按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
- 低风险区域管控措施
低风险区域实行"查验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措施,所有进入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的人员,须凭健康码绿码、行程码绿码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48小时内)通行,红黄码人员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交通工具。
来返汕人员健康管理措施
- 从高风险地区来返汕人员
从高风险地区来返汕人员,须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报备,抵达后立即接受核酸检测,实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集中隔离期间,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第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第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
- 从中风险地区来返汕人员
从中风险地区来返汕人员,须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报备,抵达后立即接受核酸检测,实行"7天居家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期间,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第7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
- 从低风险地区来返汕人员
从低风险地区来返汕人员,须提前向目的地社区(村)报备,抵达后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健康码、行程码异常的,按相关要求执行。
重点场所防控措施
- 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加强院感防控,落实"一人一诊一室"制度,发热门诊要规范设置,严格落实闭环管理。
- 交通场站
交通场站要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戴口罩等措施,加强通风消毒,落实重点人员排查。
- 商超市场
商超市场要落实"一米线"、"一米距"等措施,加强通风消毒,落实限流措施。
- 旅游景区
旅游景区要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控制游客流量,加强通风消毒。
- 餐饮场所
餐饮场所要落实"一米线"、"一米距"等措施,加强通风消毒,落实限流措施。
个人防护建议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
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场所,要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减少聚集性活动
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 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 配合做好各项防控措施
积极配合政府落实的各项防控措施,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疫情防控信息发布
汕尾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将每天定时发布疫情信息,包括新增病例数、风险区域调整等,广大市民可通过"汕尾发布"微信公众号、"汕尾疾控"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了解最新疫情信息。
疫情防控热线
汕尾市疫情防控指挥部24小时值班电话:0660-3366666
各县(市、区)疫情防控指挥部24小时值班电话:
陆河县:0660-5555555
城区:0660-3366666
海丰县:0660-6666666
陆丰市:0660-8888888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落实"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