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 01 疫情现状:安徽新增病例与物流高度相关
- 02 传播途径:病毒如何通过物流仓库扩散
- 03 防控漏洞:物流仓库防疫的短板与挑战
- 04 防控建议:如何阻断物流仓库疫情传播链
- 05 公众配合:社区联防联控的关键作用
一场始于物流仓库的疫情,正在安徽多地掀起防控风暴,冷链运输的隐秘风险,正在撕开我们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知边界。
安徽省卫健委12月23日通报显示,过去24小时全省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绝大多数与物流仓库、冷链运输相关,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当日晚间发布通知,对全市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同时封控多个物流仓储中心。
合肥销毁10吨冻品,芜湖连夜封控物流园区,一场始于物流仓库的疫情,正在安徽多地掀起防控风暴,冷链运输的隐秘风险,正在撕开我们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知边界。
01 疫情现状:安徽新增病例与物流高度相关
根据安徽省卫健委最新数据,12月23日0-24时,该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绝大多数病例与物流仓库、冷链运输相关,合肥市报告11例,芜湖市1例。
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当日晚间发布通知,对全市冷链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免费核酸检测,同时封控多个物流仓储中心,据合肥市商务局消息,该市已对全市农贸市场、商超、生鲜电商等销售的进口冷链食品进行专项检查。
芜湖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则发布通知,自12月23日起,对全市冷链食品、食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每7天开展1次免费核酸检测,芜湖市的封控范围包括多个物流仓储中心及相关从业人员。
02 传播途径:病毒如何通过物流仓库扩散
疫情专家分析认为,病毒通过物流仓库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来自疫情高风险国家或地区的货物被污染,二是物流从业人员防护不当导致感染,三是消费者在接收快递时发生交叉感染。
合肥市销毁的10吨冻品,正是出于防范疫情风险的考虑,据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消息,这批冻品来自某国际疫情高风险地区,为确保安全,相关部门采取了最严格的处置措施。
冷链运输成为此次疫情扩散的重要通道,安徽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在12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冷链食品及包装可能成为新冠病毒污染物,消费者在接收快递时应做好防护,处理完快递后及时洗手消毒。”
03 防控漏洞:物流仓库防疫的短板与挑战
尽管安徽省内多个物流园区已实施封闭管理,但仍存在诸多防疫短板,据《安徽日报》报道,部分物流仓库存在环境消杀不及时、从业人员健康监测不到位等问题。
合肥市某物流园区的内部监控录像显示,有员工在未佩戴口罩的情况下进行货物分拣操作,这一情况被暗访组发现后,园区立即对所有员工进行核酸检测,并停业整改。
芜湖封控的物流园区周边聚集了大量中小型快递企业和零担物流,这些企业多为租赁仓库经营,防疫能力参差不齐,据芜湖市商务局统计,该市有超过3000名从业人员需接受集中管理。
04 防控建议:如何阻断物流仓库疫情传播链
专家建议,阻断物流仓库疫情传播链需要多部门协同行动,国家邮政局发布的《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员工健康防护指南》提出,快递企业应为员工配备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并建立健康监测制度。
合肥市已要求所有物流仓库实施员工闭环管理,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部分大型物流园区还引入了智能体温监测系统和人员流动追踪系统,以提高防疫效率。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在接收来自高风险地区的快递时,应避免直接接触,外包装要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处理完后洗手清洁。
05 公众配合:社区联防联控的关键作用
疫情的有效控制离不开公众的配合,合肥市已在全市范围内设立2200个核酸检测点,为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提供免费检测服务,据合肥市政府网站消息,该市将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动态调整防控措施。
社区作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发挥着关键作用,合肥市各社区已建立物流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对来自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实施集中管理,芜湖市镜湖区一位社区工作者表示:“我们已要求居民非必要不出门,确需外出必须扫码登记。”
疫情的警钟再次敲响,安徽的防疫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物流仓库等重点场所的防控必须放在首位,这关系到疫情防控的大局。”
病毒无情人有情,让我们携手共筑防疫长城,立即行动起来,做好自我防护,配合社区扫码登记,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接种疫苗,扫码登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