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26日,威海市现有确诊病例12例,其中环翠区8例,文登区3例,荣成市1例,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所有病例均与威海本地疫情相关,未发现跨市传播情况。
山东省威海市作为此次省内疫情的重要节点城市,其疫情发展态势一直备受关注,据威海市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10月26日24时,全市现有确诊病例12例,其中环翠区8例,文登区3例,荣成市1例,从时间分布来看,本轮疫情始于10月11日,目前已历经15天的防控过程。
病例分布呈现三个特点
从病例空间分布来看,环翠区作为威海市的主城区,报告的确诊病例数量最多,占总数的三分之二,文登区和荣成市各报告3例和1例,显示出疫情在威海市的多点散发特征。
从时间分布来看,10月11日至10月14日为疫情暴发期,单日新增病例数最高达到4例;10月15日至10月20日为波动期,新增病例数在2-3例之间波动;10月21日至今,新增病例数保持在个位数,疫情呈现下降趋势。
专家分析疫情形势
威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强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目前的流调溯源结果看,所有病例均与本地疫情相关,未发现病例外流的情况,这说明我们的封控措施是有效的,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他进一步解释道:"目前发现的病例主要集中在居民小区、学校和医疗机构,这提示我们仍需高度关注这些重点场所的防控工作,特别是学校复课后,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健康监测等措施。"
防控措施持续加码
面对疫情发展,威海市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自10月15日起,威海市环翠区、文登区实施临时管控措施,部分区域进行多轮全员核酸检测,截至10月26日,威海市已开展9轮全员核酸检测,检测能力达到每日150万份以上。
在交通管控方面,威海市对进出主城区的交通要道实行严格查验,市民出行需持有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威海港、石岛港等重点港口实施封闭管理,暂停所有船舶靠港作业。
疫情对威海经济的影响
威海作为山东重要的海滨旅游城市,旅游业遭受了一定影响,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刘公岛等景区自10月15日起暂停开放,全市旅行社暂停组团业务,威海的制造业和海洋产业受影响相对较小。
威海临港经济开发区副主任王涛表示:"我们已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保障120家重点企业的正常生产,同时开通'点对点'员工返岗专车,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公众防护意识提升
随着疫情持续,威海市民的防护意识明显增强,市卫生健康委宣传处处长李明介绍,"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全市共设置1.2万个核酸检测点,配备2.5万名核酸检测工作人员,确保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发布健康提示,包括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社区广播等,提高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到达率。"李明说,"目前威海市居民的疫苗接种率已达到90%以上,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
未来防控重点
展望下一步工作,张强表示,外防输入、内强能力仍是防控重点,威海市将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联防联控,严格入境人员和中高风险地区来威人员的健康管理,提升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诊疗能力,做好医疗物资储备。
威海市将加快推进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手段,我们鼓励符合条件的市民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张强说。
威海疫情的发展过程,展现了山东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的有效性,威海市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但防控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广大市民应继续配合各项防疫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注:本文数据截至10月26日,具体以各地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