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数据更新:新增病例数上升,风险区域扩大
据萧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通报,截至今日(2024年7月18日),萧山区新增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本地传播链涉及多个社区,部分病例与重点风险区域存在关联,从数据来看,新增病例数较前几日有所上升,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萧山区共有高风险区域5个,中风险区域12个,这些区域的居民需严格遵守防疫规定,非必要不出门,确需外出需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病毒毒力分析: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
本次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该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无明显症状等特点,使得防控工作面临更大挑战,许多感染者在潜伏期甚至康复初期都具有传染性,增加了防控难度。
专家提醒,普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更加注重个人防护,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内,务必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消毒。
防控措施全面升级:核酸检测、封控管理、物资保障
为应对疫情反弹,萧山区政府迅速采取了多项防控措施:
-
扩大核酸检测范围:除高、中风险区域外,其他区域也需按要求进行定期核酸检测,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
加强封控管理:对高风险区域实行“足不出户”管理,中风险区域实行“非必要不出区”政策,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
-
保障物资供应:政府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确保高风险区域居民的基本生活物资供应,包括食品、药品、日用品等。
-
强化社会面管控:加强公共场所、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严防疫情外溢。
专家建议:科学防控,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专家建议广大居民: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医疗机构等场所,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减少聚集性活动。
-
勤洗手、常消毒: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口鼻;对门把手、手机、钥匙等高频接触物品定期消毒。
-
关注官方信息:通过“杭州发布”“萧山发布”等官方渠道获取最新疫情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
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症状,请立即前往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生活提示:如何应对封控与隔离?
对于被封控或隔离的居民,专家建议:
-
保持冷静,配合防疫工作:理解和支持政府的防疫措施,避免恐慌和焦虑情绪。
-
合理安排生活物资:提前准备好3-5天的生活必需品,减少外出需求。
-
保持良好作息:合理安排时间,适当进行室内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
关注心理健康:如感到焦虑或情绪低落,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帮助。
动态清零仍是主基调
尽管疫情形势严峻,但萧山区政府表示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施策,力争早日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疫苗接种工作也在持续推进,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将作为下一阶段重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我们每个人都应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希望广大居民积极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共同守护萧山的平安与健康,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克时艰,早日迎来疫情结束的美好日子!
温馨提示:本文信息截至2024年7月18日,后续如有变化,请以官方发布为准,如需了解最新疫情动态,请关注“杭州发布”“萧山发布”等权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