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禄口机场关联疫情仍在持续,最新通报显示,7月23日新增10例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封控区域扩大,市民需提高警惕。
据南京市卫健委7月23日最新通报,当日新增1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与南京禄口机场关联,至此,南京本轮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37例,其中本土确诊病例135例,境外输入1例。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已累计封控高风险区域11个,其中包括江宁区禄口街道全域、江北新区浦口火车站区域、建邺区江心洲街道部分区域等,南京市正在全力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环境消杀等工作,确保疫情不蔓延、不反弹。
疫情数据更新:新增10例确诊病例
据南京市卫健委通报,7月23日0-24时,南京市新增10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8例系普通型,2例轻型,这10例确诊病例均与南京禄口机场关联,目前均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江宁分院、南京市中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病情平稳。
从年龄结构来看,新增确诊病例中,30-50岁占比最大,达到60%,其次是50岁以上人群,占比30%,30岁以下占比10%,从职业分布看,新增确诊病例中,有机场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维修人员等,与禄口机场关联密切。
疫情溯源进展:病毒毒力减弱,疫苗接种有效
据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慧介绍,本次疫情的病毒为新冠病毒变异株,与6月份禄口机场发现的病毒毒力有所减弱,但传染性依然较强,南京已对所有确诊病例的标本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均为同一来源的变异株。
王慧表示,从目前的疫情发展来看,病毒毒力减弱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也与市民防护意识的提高、疫苗接种率的提升等因素密切相关,截至7月22日,南京市疫苗接种总剂次已超过1000万,18岁以上人群接种覆盖率超过90%。
防控措施升级:封控区域扩大,核酸检测常态化
为应对疫情,南京市已采取多项防控措施,7月22日,南京市宣布将禄口街道全域调整为高风险区域,实行"足不出户、严禁聚集"的封控措施,南京市还启动了常态化核酸检测,市民每24小时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南京市还加强了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包括机场工作人员、冷链从业人员、农贸批发市场工作人员等,对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南京市已全部完成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并进行2-3轮核酸检测。
专家解读:疫情可控,但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南京禄口机场疫情暴露出我们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仍需加强监测和预警,他强调,尽管病毒毒力减弱,但疫苗接种仍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钟南山表示,从目前的疫情发展来看,南京的防控措施是及时有效的,疫情不会大规模扩散,但他也提醒,市民仍需保持警惕,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近期有南京旅居史的人员要主动报备,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隔离观察。
市民生活:封控影响几何?
随着封控范围的扩大,南京市民的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禄口街道全域封控,导致该区域的居民生活物资供应一度紧张,对此,南京市迅速启动应急保供机制,组织各方力量保障民生需求。
在封控区域外,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受到影响,部分商场、超市、餐馆等场所暂停营业,公共交通也受到一定影响,南京市相关部门已采取措施,保障市民基本生活需求,包括开设临时保供市场、组织志愿者配送等。
未来展望:疫情高峰可能即将到来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南京禄口机场疫情的感染链仍在持续,专家预测,随着暑期到来,人员流动性增加,疫情高峰可能即将到来,南京市需要继续保持严格的防控措施,同时做好应急准备。
南京市卫健委呼吁市民继续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部卫生等良好习惯,建议市民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信息,不传谣、不信谣。
南京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不容松懈,广大市民应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