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导读:
疫情形势突变,温州封城在即,普通市民如何应对?专家紧急支招,教你科学避险!
浙江的疫情形势近期持续升级,尤其温州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已突破百例,防控压力陡增,据浙江省卫健委最新通报,截至今日(2023年10月28日),全省新增确诊病例128例,其中温州占103例,占比高达80.5%,这一数据引发了新一轮的恐慌与关注。
疫情暴发的转折点
回顾温州疫情的发展轨迹,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得相当突然,9月底,温州市洞头区率先发现聚集性感染病例,随后病毒迅速扩散至鹿城区、龙湾区等多个城区,最新流调显示,本轮疫情的源头可能与某宗教场所相关活动有关,病毒传播速度极快,呈现明显的社区传播特征。
专家分析认为,该病毒毒力较强,潜伏期短,且多数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造成隐匿传播,这解释了为何短短十天内,病例数就能激增近十倍,温州全市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市委书记亲自坐镇指挥疫情防控工作。
高风险区域分布图
根据最新风险等级评估,温州主城区已成疫情重灾区,鹿城区的南白象街道、龙湾区的状元街道、瓯海区的郭溪街道被划为最高等级风险区,累计报告病例数均超过30例,这些区域的居民近期非必要不出门,严格遵守居家隔离规定。
次高风险区域包括洞头区所有乡镇街道、乐清市北白象镇、瑞安市玉海街道等,共涉及11个街道/乡镇,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区域在过去一周内新增病例均超过20例,呈现多点散发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温州市区与永嘉县交界的人员流动频繁,导致永嘉县已从10月25日起被列为重点关注区域,永嘉县瓯北街道作为重点管控区域,已实施多轮全员核酸检测。
疫情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随着确诊病例的增加,温州各大医院均已满负荷运转,市中心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明透露:“目前急诊患者中,约80% 与呼吸道感染相关,其中65% 确诊为本轮疫情的主要病毒变种。”
封控措施已全面升级,除高风险区域外,温州市区公共交通已暂停运营,市民出行主要依靠步行或私家车,各大超市出现货架空置现象,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出现波动,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要求稳定物价,保障供应。
更严峻的是,疫情已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台州市温岭市报告3例关联病例,丽水市遂昌县发现1例与温州输入相关的感染者,这警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疫情外溢风险。
专家防控建议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温州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王海涛给出以下建议:
-
减少聚集: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非必要不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
规范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乘坐交通工具时,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
-
健康监测: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时,应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旅行史和接触史。
-
配合管控:如接到疾控中心流调电话,应如实提供信息;如被通知为密接人员,应立即配合隔离观察。
-
疫苗接种:尚未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特别是60岁以上人群,可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前往指定接种点完成接种。
未来防控走向
据温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预测,未来一周将是疫情关键期,随着周末人员流动增加,存在第二波疫情高峰的可能,为此,温州市已储备10天的医疗物资和生活必需品,确保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疫情恶化局面。
温州市政府已号召全市人民:“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措施、最有力的行动,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温州正全力以赴阻断病毒传播链,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让我们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最新信息,做好自身防护,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