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连续三日下降

admin 人文·思想 2

本文目录导读:

国家卫健委,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连续三日下降

  1. 疫情数据: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连续三日下降
  2. 专家解读:疫情形势总体可控,但不能放松警惕
  3. 防控政策:部分地区调整风险等级,动态清零政策仍坚持
  4. 疫苗接种:加快推进老年人接种,构筑免疫屏障
  5. 社会动态:各地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6. 国际关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坚持对外开放
  7. 心理援助:关注心理健康,做好疫情下的心理调适
  8. 结语:坚持科学防控,共建健康中国

疫情数据: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连续三日下降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消息,7月21日0—24时,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上海6例,江苏4例,内蒙古2例,北京1例,四川1例,陕西1例,天津1例,山西1例,河南1例,广东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例(在内蒙古),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14例,死亡病例3例,均为本土病例。

从数据来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持续下降,尤其是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三日低于20例,显示我国疫情防控措施正在逐步见效。


专家解读:疫情形势总体可控,但不能放松警惕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可控,但部分地区仍存在散发性病例,防控不能松懈,钟南山强调,疫苗接种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手段,尤其是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接种。

钟南山还指出,随着暑期到来,人员流动增加,疫情传播风险依然存在,他建议公众继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尤其在公共场所要保持社交距离。


防控政策:部分地区调整风险等级,动态清零政策仍坚持

根据最新疫情数据,多地调整了中高风险地区,截至7月21日,全国共有高风险地区11个,中风险地区31个,北京市丰台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等地仍有高风险地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我国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对于疫情高风险地区,将采取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疫情反弹。


疫苗接种:加快推进老年人接种,构筑免疫屏障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截至7月20日,全国疫苗接种剂次超140亿,全人群疫苗接种率超过85%,老年人接种率仍相对较低,尤其是8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率不足60%。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表示,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是当前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各地正在通过设立流动接种点、上门接种等方式,提高老年人接种覆盖率。


社会动态:各地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

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各地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7月20日,北京市宣布自7月22日起,除高风险地区外,其他区域恢复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运营,上海市也逐步开放了部分商场、超市、餐馆等场所。

多地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其渡过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继续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国际关注: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坚持对外开放

尽管国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6.3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30万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将继续履行国际义务,积极参与全球抗疫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国也将继续推进对外开放,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


心理援助:关注心理健康,做好疫情下的心理调适

疫情给人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压力,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中心近日发布《疫情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为公众提供心理调适建议。

手册建议,疫情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避免过度焦虑,如有需要,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


坚持科学防控,共建健康中国

当前,我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防控措施逐步见效,但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坚持科学防控,做好个人防护,共同构建健康中国。

国家卫健委呼吁广大民众继续配合疫情防控工作,非必要不离京、不出省,减少跨区域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尤其是老年人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数据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统计局、世界卫生组织

标签: 我国最新发布疫情消息我国最新发布疫情消息通知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