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最新通报:5例新增确诊病例基本情况
根据官方通报,5例新增确诊病例中,有3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例为新增确诊病例,这些病例均与此前的聚集性疫情有关联,主要涉及外省来沪人员、集中隔离点筛查人员以及部分社区筛查人员。
从时间上看,病例主要集中在4月18日下午和晚上,显示疫情仍处于动态传播阶段,从区域分布来看,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均有病例报告,说明社区传播风险依然存在。
疫情形势分析:为何防控不能松懈?
尽管新增病例数量较前几日有所下降,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专家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
病毒传播性强: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常规筛查难以完全发现所有感染者。
-
社区传播风险未消除:部分病例来自社区筛查,说明病毒已在社区中存在一段时间,防控漏洞仍有存在可能。
-
外省输入风险依然存在: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人员流动频繁,输入性风险不容忽视。
防控措施建议: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面对疫情反弹,市民应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务必佩戴口罩,避免用手触摸口鼻。
-
减少非必要出行:尽量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离沪,确需出行提前报备。
-
配合核酸检测:按照所在社区的安排,按时参加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
-
保持社交距离:在公共场所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减少人员接触。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增强自身免疫力。
就医指南:如何应对突发疫情?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可疑症状,请立即前往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时主动告知近期行程和接触史,配合医疗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心理支持:如何应对焦虑情绪?
疫情期间,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在所难免,专家建议:
-
保持信息透明:通过官方渠道获取疫情信息,避免相信不实传言。
-
合理安排生活: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避免长时间处于焦虑状态。
-
寻求心理援助:如情绪持续低落,可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
未来展望:上海能否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
上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表示,将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采取更加精准、科学的防控措施,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实现社会面清零目标,加快推进疫苗接种,尤其是加强针接种,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5例新增确诊病例提醒我们,丝毫不能放松警惕,每一位市民都应成为疫情防控的参与者和守护者,从自身做起,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克时艰,早日迎来疫情结束、生活回归正常的美好明天!
声明:本文信息来源于上海市卫健委官方通报,具体防控措施请以当地政府最新通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