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最新通报,桂普地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其中南宁报告8例,桂林报告4例,柳州报告2例,截至5月18日24时,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6例,现有在院治疗83例,治愈出院73例。
疫情数据与防控形势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健委5月19日发布的最新疫情通报,桂普地区(包括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城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近三日,桂普地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较前一日翻了一倍,病毒传播速度加快,防控难度升级。
从传播链来看,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交通枢纽和人员密集场所,如机场、火车站、商超、学校等,基因测序显示,本轮疫情主要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其传播速度快、隐匿性强,给溯源和防控带来挑战。
专家解读:为何防控形势突变?
钟南山团队首席专家李兰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本轮疫情的突变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
- 人员流动加剧:五一”假期后,桂普地区迎来返程高峰,大量人员流动加速了病毒传播。
- 病毒变异特性: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增强,对既往感染或接种者仍有突破性感染风险。
- 防控漏洞:部分区域在落实“落地检”、“健康码”查验等措施时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最新防控措施与公众指南
为应对疫情反弹,广西壮族自治区疫情防控指挥部于5月18日发布最新20条防控措施包括:
(一)强化重点场所管控
- 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等交通站点对所有旅客100%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
- 商超、农贸集市等场所实行“扫码+测温+限流”措施,单日客流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
- 学校实施封闭管理,师生员工非必要不出校
(二)加强核酸检测
- 对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如冷链、物流、公共交通等)实行“应检尽检”
- 对封控区、管控区居民每2-3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 对普通居民提供免费抗原检测试剂
(三)个人防护指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教授强调,当前阶段,个人防护尤为重要:
- 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四类人员”场所必须规范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保持“一米线”距离
- 注意手卫生: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洗手或手消毒
- 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向社区报备并就医
疫苗接种与免疫屏障
数据显示,截至5月18日,广西桂普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率仅为3%,3-11岁人群疫苗接种率达92%,李兰娟教授指出,“加强针”接种是提升人群免疫水平的关键。
疫情预测与应对建议
根据流行病学模型预测,若当前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桂普地区疫情将在7-10天内达到高峰,专家建议:
- 关注官方信息:通过“广西疾控”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疫情动态
- 减少非必要出行: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 储备应急物资:准备至少15天的食品、饮用水和常用药品
- 配合社区管理:严格遵守封控、管控区域规定
当前,广西桂普地区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李兰娟教授强调:“动态清零”政策在现阶段仍是必要且有效的,每一位公民都应成为疫情防控的参与者和守护者,从自身做起,筑牢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早日迎来疫情散尽、重焕生机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