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突发疫情,10例关联病例相继出现,传播链已初步查明,当地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最严格管控措施阻断病毒传播。
8月3日晚,吉林省珲春市突发疫情,通报显示在对重点人群进行核酸检测时发现10例阳性病例,均与首例确诊病例相关联,珲春市已迅速启动一级应急响应,全市实行交通管制,公共场所暂停营业,全力阻断疫情扩散。
01 疫情基本情况
据珲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月3日晚发布的信息,本次疫情共发现10例关联病例,均与8月1日报告的首例确诊病例存在密切接触关系,这些病例主要集中在两个家庭单元内,活动范围集中在市区部分区域。
经初步流调,第一例确诊病例为本地居民,8月1日起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8月2日在珲春市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随后被隔离治疗。
"接到报告后,我们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迅速开展病例搜索和流调工作。"珲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8月3日24时,共报告关联病例10例,未发现跨区域扩散迹象。"
02 传播链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这10例关联病例呈现出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特征,5例为确诊病例,4例为无症状感染者,1例为核酸初筛阳性人员。
病例间的传播主要发生在家庭内部,存在三代传播现象,第一代确诊病例与第二代确诊病例接触后,病毒进一步传播至第三代密切接触者。
"从基因测序结果看,这些病毒均属于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吉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李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但病毒毒力尚在进一步评估中。"
专家分析认为,本次疫情的主要传播场所可能为家庭环境,其次是部分公共场所,目前已排查出的重点场所包括:两家餐馆、一所小学和一栋居民楼。
03 应急响应措施
面对疫情形势,珲春市政府于8月3日晚22时起实施全域封闭管理,所有小区实行严格出入管控,公共场所如商场、影院、KTV等全部暂停营业。
"我们采取了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疫情不扩散、不外溢。"珲春市委主要负责人在8月4日凌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市居民非必要不出门,确需外出的要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交通管控方面,珲春市暂时关闭了所有高速公路出入口和国省干线公路,暂停了全市公交、出租车、网约车运行,铁路部门也取消了当日所有始发和途经珲春的旅客列车。
医疗救治方面,珲春市已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对所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实行集中隔离治疗,所有患者病情稳定,无危重病例。
04 风险评估与防控建议
根据当前疫情形势,专家认为本次疫情存在以下风险:
一是存在社区传播风险,由于病例曾进入公共场所,需警惕社区层面的隐匿传播。
二是存在二代传播风险,密切接触者中尚有部分未发现病例,需警惕家庭聚集性疫情扩散。
三是存在跨区域传播风险,尽管目前未发现跨市传播,但人员流动可能导致疫情扩散。
针对防控建议,专家呼吁:
-
全民配合防疫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流动,非紧急情况避免出行。
-
加强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良好卫生习惯。
-
主动配合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漏一人。
-
不传谣信谣,以官方发布的信息为准,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05 后续工作安排
珲春市政府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开展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二是加强流调溯源,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彻底排查。
三是做好医疗物资储备,确保疫情防控需求。
四是加强物资保供,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
五是做好信息发布,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我们将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果断的措施、最严格的管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珲春市市长在8月4日上午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全市上下要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截至目前,珲春市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15万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珲春市火车站、汽车站已暂停运行客运业务,市内公交线路全部停运,学校已全部停课,宗教场所暂停开放。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珲春市政府呼吁广大市民自觉遵守防疫规定,主动配合各项防控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