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2022年10月27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无症状感染者1例,其中11例与近日报告的聚集性疫情有关,均涉及风险区域人员,新增病例中,有8例为轻型病例,4例为普通型病例,未出现危重型病例。
北京市疾控中心再次提醒广大市民,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不能松懈,要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新增病例情况
根据北京市卫健委通报,10月27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这13例感染者中,有11例与近期报告的聚集性疫情相关,均来自风险区域,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海淀区、朝阳区、西城区等区域,涉及多个风险点位。
从年龄结构来看,新增病例中,30-59岁人员占比较高,达到65%,其中40-59岁人员占30%,这表明,中青年群体仍是疫情传播的主要人群,需特别加强防护意识。
风险区域调整情况
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对风险区域进行了最新调整,根据通报,海淀区上地街道、朝阳区酒仙桥街道、西城区新街口街道等区域的部分风险等级进行了动态调整。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0个,中风险地区28个,疾控专家建议,市民出行前应查询目的地风险等级,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前往的,应严格遵守当地防疫规定。
疫情防控措施
北京市继续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四早"原则,强化医疗机构、重点行业、重点人群的监测预警工作,加大核酸检测力度,对重点区域开展多轮次核酸检测,确保不漏一人。
北京市还加强了对冷链食品、进口货物等的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措施,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对农贸批发市场、餐饮单位等重点场所的检查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
公民防疫建议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最新防疫指南,建议市民:
-
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尤其是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内。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减少不必要的聚餐、聚会。
-
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
-
接种疫苗,尤其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应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
配合防疫措施,主动配合测温、验码、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
疫情形势分析
从近期数据来看,北京市新增病例数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整体仍处于可控范围,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人员流动增加、聚集性活动增多等因素有关,随着季节变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也可能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北京市疾控中心强调,疫苗接种仍是防控疫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北京市正在加快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针对60-79岁人群的加强免疫接种,专家建议,尚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应尽快接种,已完成基础免疫至少6个月的老年人应尽快接种加强针。
未来防控重点
北京市疫情防控部门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加强重点人群管理,特别是对高风险职业从业人员、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
-
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确保发热门诊规范运行,严防院内感染。
-
推进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和加强免疫接种率。
-
加强疫情监测预警,提高疫情监测敏感性,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
做好应急准备,确保在疫情出现反弹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当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广大市民要继续保持警惕,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注:本文数据截至2022年10月27日,具体数据请以北京市官方发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