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积极响应,共同筑牢防疫屏障
据武汉市卫健委最新通报,8月16日0-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8例,自8月12日以来,我市已连续5天出现确诊病例,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疫情数据更新
根据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报,截至8月16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06例,治愈出院1811例,死亡3例,目前在院治疗92例,其中重症13例,普通型79例。
从年龄分布来看,确诊病例中,30-59岁人员占3%,60岁以上人员占7%,0-14岁人员占9%,从区域分布看,江岸区30例、江汉区28例、硚口区22例、汉阳区15例、武昌区14例、青山区10例、洪山区9例、东西湖区8例、蔡甸区5例、江夏区4例、黄陂区3例、新洲区1例。
疫情防控措施升级
面对疫情反弹,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于8月1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
-
严格公共场所管理:全市KTV、电影院、游泳馆、健身房等室内公共场所限流50%,并查验健康码、行程码和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加强重点区域管控:对病例较为集中的江岸、江汉、硚口、汉阳等区域实施更严格的出入管理,非必要不出区。
-
强化社会面管控:全市公交车、地铁步梯、出租车等场所增加频次消毒,严格落实通风、消毒、测温、扫码等措施。
-
推进疫苗接种:加快推进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特别是加强针接种。
专家防控建议
武汉市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李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力强、隐匿性高,给防控工作带来挑战,他建议市民:
-
坚持科学防疫:继续做好个人防护,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手卫生。
-
做好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等不适症状时,立即向社区报告,做好自我隔离,及时就医。
-
减少聚集活动:非必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减少跨区域流动,家庭聚餐聚会控制在10人以内。
-
配合防控措施:主动配合测温、扫码、验码、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对瞒报、谎报行程等行为将依法处理。
疫苗接种再动员
武汉市已启动第六轮大规模核酸检测,覆盖全市12个区,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呼吁符合条件的市民,特别是3-11岁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尽快完成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接种,共同构建免疫屏障。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肺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武汉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胡志宏说,"尤其对于老年人,接种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风险,即使感染后也能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全民同心,共克时艰
当前,武汉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人民继续发扬伟大抗疫精神,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作为一名武汉市民,我将继续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社区工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家住江岸区的市民张女士表示。
据了解,近期武汉市委市政府已成立11个督导组,对各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开通24小时疫情防控热线,接受市民咨询和投诉。
让我们继续携手同心,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守护好我们的健康家园。